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朝声磬罢,童子扫藤阴。
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
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
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生活图景。"朝朝声磬罢,童子扫藤阴",表达了清晨寺庙里梵钟的声音已经停止,而寺里的童子正忙于打扫藤萝覆盖的阴凉处。这里通过梵钟和童子的扫除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氛围。
"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寂寞与悠闲,鲜花不再吸引游人驻足,而漫长的一天里,人们的心境也变得淡定而无忧。
"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则是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显示出寺庙所处的位置隐蔽且与世隔绝。山回绕、院落幽深,以及桥下的流水,都在强化这一点。
最后一句"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放弃尘世纷扰的心态,愿意以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安然度过余生于这片森林之中。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平淡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自我精神世界的沉淀。
不详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
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
常闻畯龙性,固与白波便。
一刹古冈南,孤钟撼夕岚。
客闲明月阁,僧闭白云庵。
野鹤立枯蘖,天龙吟净潭。
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
城西青岛寺,累夏漱寒泉。
今在提纲所,应难扫石眠。
风沙榆塞迥,波浪橘洲偏。
重整潇湘棹,心期更几年。
远书来阮巷,阙下见江东。
不得经史力,枉抛耕稼功。
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
无复琴杯兴,开怀向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