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河内令孙偕兼怀太守晁子长

去年同渡江,江上风雷恶。

与君相后先,夜向芦洲泊。

君今作邑太行阳,八月黄河雁初落。

汉家借寇吏正闲,到喜秋城罢严柝。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去年一同渡过长江,江上的风雨特别猛烈。
你我先后到达,夜晚停靠在芦苇丛生的小洲。
你现在在太行山阳做县令,八月时黄河边大雁开始南飞。
朝廷官员暂时无战事,我欣喜这秋天的城市已停止了戒备的钟声。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恶:恶劣,猛烈。
后先:先后顺序。
芦洲:长满芦苇的小洲。
作邑:担任县令。
太行阳:太行山的南部地区。
八月:农历八月。
黄河雁:黄河沿岸的大雁。
借寇:借兵给敌人,这里指无战事。
吏正闲:官员们暂时清闲。
秋城:秋天的城市。
罢严柝:停止了戒备的敲击声,表示放松戒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河内令孙偕兼怀太守晁子长》。诗中以去年渡江的经历为引子,回忆了江上的险恶风雷,表达了与友人相伴的深情。接着描述了孙君任职太行阳的场景,提及八月黄河雁南飞,暗示季节更替。诗人借此机会提到朝廷官员暂时无战事,秋城的警戒松弛,令人欣喜。最后,诗人借景抒怀,怀念晁子长太守,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时局安宁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友情与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

河隍多宿兵,兵食固所须。

幸时不战斗,畜养安可无。

古兴十万师,七十万家辍耕锄。

今来岁调饷,且与往昔殊。

不使民转挽,但使民归租。

急缓实塞下,商贾以利趋。

关西河东亦如此,军食虽足民实虚。

公乎抱长才,当有所画谟。

应不贷内府,重锦象牙明月珠。

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

莫令汉庭臣,独言桑大夫。

形式: 古风

送河阳通判张寺丞从富公辟

张公爱神锷,佩服近玉麟。

又拭华阴土,光彩一以新。

百里无恶兽,千里无冤人。

今朝欲何之,去去延平津。

应当出匣飞,腾波决秋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泾州良原何鬲主簿

春风入边碛,二月沙草生。

胡马自偷牧,汉农宁废耕。

薄田刈晚谷,又饷防秋兵。

县版固当重,调轻无与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知和州杜驾部

桐花欲开时,群噣争哺儿。

但求黄口饫,焉问丹穴饥。

常山有四鸟,将飞昔已悲。

中间忽殒逝,岂得安其枝。

一饮必屡顾,每啄必迟迟。

今朝竟矫翼,去向江之湄。

衔芹不自食,欲遗孤与雌。

此义实已重,莫为枭所嗤。

世俗多嫌忌,我胡为此诗。

此诗美孝悌,持赠杜挺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