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一)

误入仙人碧玉壶,一欢那复问亲疏。

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

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记南徐。

欲穷风月三千界,愿化天人百亿躯。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误入神仙居住的碧玉仙境,一时欢乐不再计较亲疏关系。
杯盘散乱,我怎敢放纵;车马华丽,你显得如此优雅。
今夜新曲在北里传扬,未来的故事将在南徐流传。
想要遍览世间风月千千万,但愿化身亿万天人去体验。

注释

误入:意外进入。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碧玉壶:象征仙境的美玉之境。
那复:不再。
亲疏:亲近和疏远。
杯盘狼藉:形容杯盘杂乱不堪。
吾何敢:我怎么敢。
车骑雍容:车马阵容豪华。
子甚都:你非常有风度。
新声:新的音乐。
北里:古代指繁华的市井或歌妓集中之地。
故事:事迹,传说。
南徐: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某地。
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和情感。
三千界:极言数量多,形容广阔无垠的世界。
天人:得道成仙的人。
百亿躯:无数化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一次宴会上的情境和心态。

"误入仙人碧玉壶,一欢那复问亲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慎进入了一场宴席,仿佛进入了神仙的世界,而一时之间便忘记了世间的亲疏关系,只愿沉浸在这短暂的快乐之中。

"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混乱景象,杯盘杂乱而诗人却不敢去触碰,因为那些豪华的车马和雍容的少年似乎都是不可侵犯的。

"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记南徐。" 这两句中,“此夜新声”可能指的是宴席上的乐音,或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而“他年故事记南徐”则让人想象到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记录,南徐很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成为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欲穷风月三千界,愿化天人百亿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他希望能够遍历所有的风景和月色,即“风月三千界”,并且愿意将自己的精神力量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身体之中,成就“百亿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席场面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与深邃,以及他对于人生、宇宙的广阔视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二)

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

绮罗胜事齐三阁,宾主谈锋敌两都。

榻畔烟花尝叹杜,海中童丱尚追徐。

无多酌我君须听,醉后粗狂胆满躯。

形式: 七言律诗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其一)

不觉朱轓辗后尘,争看绣幰锦缠轮。

洛滨侍从三人贵,京兆平反一笑春。

但逐东山携妓女,那知后阁走穷宾。

滞留不见荣华事,空作赓诗第七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其二)

翻翻缇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美酒留连三夜月,丰年倾倒五州春。

安排诗律追强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堕珥遗簪想无限,华胥犹见梦回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书焦山纶长老壁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无著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