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如篇

我不如王仪曹,爱驱烟墨追风骚;

我不如梁侍御,遍参耆宿啖蔬茹。

诏恩休沐一事无,相携不待折简呼。

金鱼池上莺啼蚤,共握蒲葵藉芳草。

慈仁寺中花更稠,酒酣覆尽白玉舟。

自惭不作一钱直,惟有谈谐略相及。

联镳接茵能几时,归来又荷田间笠。

伯劳燕子西复东,青春堂堂如转蓬。

中原二子无消息,独立斜阳数去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人汪琬所作的《两不如篇》。诗中,诗人以自我谦逊的口吻,表达了对两位朋友才情与生活的赞赏和羡慕。首句“我不如王仪曹,爱驱烟墨追风骚”表明他对王仪曹热爱文学创作,追求风雅之志的钦佩。接着,“我不如梁侍御,遍参耆宿啖蔬茹”则赞美梁侍御广泛结交前辈,过着简朴生活的品质。

诗中“诏恩休沐一事无,相携不待折简呼”描绘了朋友们在休假时无需繁琐礼节,轻松愉快地相伴的场景。“金鱼池上莺啼蚤,共握蒲葵藉芳草”则展现了他们共享自然之乐,亲近花草的情景。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自惭不作一钱直”,虽无大才,但与友人谈笑风生,也算得上一种乐趣。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相聚时光的短暂,“联镳接茵能几时,归来又荷田间笠”,暗示了生活的变迁和友情的暂时性。结尾两句“伯劳燕子西复东,青春堂堂如转蓬”以季节变换和鸟儿迁徙比喻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中原二子无消息,独立斜阳数去鸿”表达了对王、梁二人的牵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54)

汪琬(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

事不理,问伯始,济世安人亦徒尔。

事不谐,谐文开,杜门却轨何为哉?

北路鱼,南路徐,朱轮锦幛塞通衢。

江千万,蔡五百,铜山金埒无遗策。

势焰炙手手可势,往往古今齐一辙。

尧峰野叟独怡然,常栖茅屋耕石田。

新知惟恃壁间杖,旧物剩有床头毡。

比来鬓秃齿都豁,但守陇亩终余年。

君不见大鹏小鴳各有慕,世人未必知其故。

功名富贵能几时,久已掉头不复顾。

形式: 古风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一)

江外重山接五湖,十年何幸住潜夫。

诗翁但恋金门直,曾见渔洋树色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二)

芭谭相忆不胜情,竟彻皋比奉檄行。

车服傥缘稽古力,便须飞札报诸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三)

暂因移疾守柴扃,曾是含香侍汉廷。

太史错占天上象,岁星元异少微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