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二)

岛屿潆洄旧辟荒,海滨无计课蚕桑。

巨鱼跋浪成飞雨,退鹢翻风作骤凉。

纳稼敢希成下熟,指囷难得遇多藏。

深宵土锉寒无火,愁听篱边络纬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岛的自然景象与生活情境,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首联“岛屿潆洄旧辟荒,海滨无计课蚕桑”开篇点题,描述了海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暗示这里曾是荒芜之地,如今虽已开辟,但因地处海滨,无法像内陆地区那样发展蚕桑业,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颔联“巨鱼跋浪成飞雨,退鹢翻风作骤凉”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海岛上的自然景观。巨鱼在海浪中跳跃,激起的水花仿佛化作了倾盆大雨;退鹢(一种水鸟)在狂风中翻飞,带来一阵阵骤然的凉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海岛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颈联“纳稼敢希成下熟,指囷难得遇多藏”转而探讨生活现实。诗人以“纳稼”(收获庄稼)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有耕作之志,却难以实现丰收的愿望。同时,“指囷”(指向粮仓)则象征着对财富的渴望,但现实中却难以遇到富足的机会。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尾联“深宵土锉寒无火,愁听篱边络纬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深夜里,诗人身处简陋的住所,寒气逼人,没有火炉取暖,只能愁苦地倾听篱笆边络纬(一种昆虫)的鸣叫。这一场景既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也寄托了诗人对温暖与安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岛的独特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24)

徐必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三)

范公忧乐寄安怀,小队朱幡幕府开。

挂席三山蓬岛近,褰帷一路福星来。

欢颜大庇翘材馆,善策先筹避债台。

黍谷万家齐笑语,东风入律已阳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四)

仓储十万发关中,伟绩今时富郑公。

有米成珠资缓急,此心如秤慎初终。

滥竽几辈逃南郭,感帨无人赋上宫。

礼义果从衣食足,醇风今已四郊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五)

福慧双修到凤池,柯亭刘井访遗碑。

一瓻借读书藏筴,三雅追欢酒满卮。

画入云山师董巨,图成主客继张为。

楸枰月下添清兴,不遣新霜染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六)

五马曾临汉水滨,龚黄宦辙旧知津。

高门共识登龙侣,远市都逢买犊人。

桑影扶疏环四境,柝声周匝接三秦。

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