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六)

五马曾临汉水滨,龚黄宦辙旧知津。

高门共识登龙侣,远市都逢买犊人。

桑影扶疏环四境,柝声周匝接三秦。

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周芸皋在道光壬辰年春天访问澎湖时的情景,以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的韵律创作。诗人徐必观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周芸皋的敬意与赞美。

首句“五马曾临汉水滨”,借用了古代官马成群出行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周芸皋莅临的地方,暗示其官职之高,威仪之盛。接着“龚黄宦辙旧知津”一句,以龚遂和黄霸的典故,赞扬周芸皋的政绩卓著,如同他们一样深得民心。

“高门共识登龙侣”形容周芸皋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认同,如同登上了龙的伴侣一般,象征着他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远市都逢买犊人”则进一步说明周芸皋的影响力广泛,无论在偏远的市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正面影响。

“桑影扶疏环四境,柝声周匝接三秦”两句,描绘了周芸皋所到之处,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治安良好,人们生活安定和谐。桑影扶疏象征着繁荣与生机,柝声周匝则表明夜晚安宁,秩序井然。

最后,“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表达了对周芸皋的敬仰之情。文翁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此处借指周芸皋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颇有贡献。义塾弦歌,指的是在学堂中传唱的乐曲,这里比喻在周芸皋的治理下,文化氛围浓厚,如同春日般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芸皋的赞美,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4)

徐必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七)

高阳池馆旧编诗,粉璧笼纱系去思。

绛节移来芳草渡,筱骖迎及菊花时。

为听铁拍怀坡老,底用红牙付雪儿。

有约看山庐阜近,春舟李委笛先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八)

仰瞻山斗快平生,卿月升华分外明。

手版趋隅叨末座,口碑载道听歌声。

文能训俗关经济,诗到名家本性情。

法曲阳春知寡和,强调唇舌费吟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之任澎湖遇风有感

扬帆指日到瀛台,震荡狂风势欲摧。

巨浪宛从天上落,孤舟直似水中来。

樯倾楫折惊魂魄,虎啸猿啼闻霹雷。

呼吸死生飘泊去,灯光三现指迷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西屿古塔

云遮西屿势峥嵘,塔影刺天一点横。

大海回环奁镜启,孤峰峭立翠屏生。

飞霞绕顶流光赤,宝刹映空落照明。

商贾往来占利涉,凌霄灯火指迷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