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七)

探报无虚日,淮东有捷音。

周王方北伐,蠢动敢南侵。

四海当多事,群公在一心。

祖宗功业盛,德泽结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每天都传递情报,淮东传来好消息。
周王正向北出兵讨伐,南方的小动作怎敢侵犯。
天下正值多事之秋,众臣团结一心。
祖先的功绩辉煌,恩德深深惠及百姓。

注释

探报:情报。
无虚日:每天都有。
淮东:地名,指淮河东部地区。
捷音:胜利的消息。
周王:古代中国的一个君主,这里可能指周朝的国王。
北伐:向北出兵攻打。
蠢动:暗指小规模的敌对行动。
南侵:向南侵犯。
四海:天下,此处泛指全国。
多事:动荡不安,事情繁多。
群公:众多官员。
一心:团结一致。
祖宗:祖先。
功业:功绩。
盛:盛大,辉煌。
德泽:恩惠和恩德。
结民深: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即事》组诗中的第七首。章甫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首句“探报无虚日”揭示了情报传递的频繁与准确,显示出朝廷对边防动态的密切关注。接着,“淮东有捷音”传达出淮河东部地区军事上的胜利消息,显示了宋军的战斗力。

“周王方北伐,蠢动敢南侵”暗指朝廷正在进行积极的防御策略,威慑潜在的敌人,强调了南方边境的稳定。诗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四海当多事”,意味着全国上下正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团结一致应对。

“群公在一心”赞扬了朝廷官员们的团结和忠诚,他们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付出努力。最后两句,“祖宗功业盛,德泽结民深”,高度评价了祖辈留下的丰功伟绩以及这些成就给百姓带来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厚根基的认同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边防稳固的赞赏,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乐观期待。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十)

初失清河口,骎骎遂逼人。

馀生偷岁月,无处避风尘。

精锐看诸将,谋谟仰大臣。

愞夫忧国泪,欲忍已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即事(其一)

暑雨何时了,江云不肯开。

穷途惟有死,薄俗动相猜。

怪事供诗卷,閒愁付酒杯。

欲从湖海去,安得小舟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即事(其九)

群寇仍猖獗,城边即弃捐。

休兵虽上策,讲信竟虚传。

人事今如此,天心恐未然。

忍令唇齿地,重此染腥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即事(其八)

两淮仍蜀道,群寇再侵寻。

不戒兵犹火,唯誇旅若林。

皇图终复古,天意亦难谌。

咨尔无猖獗,须思后患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