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时有分坐空山,终日心游天壤间。
无欲始安贫里乐,是人只得睡时闲。
离家便忆居家好,论事那知任事难。
自快此身天所相,干戈丛里得生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梦桂在和平时期("明时")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他整日沉浸在心灵的遨游中,超脱于天地之间,享受着贫贱中的宁静和满足。他认为只有无欲才能真正体验到贫穷里的乐趣,而这种心境只有在熟睡时才能完全体会。诗人表达了对家庭温馨的怀念,同时也认识到参与世事的复杂与艰难。他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得以保全生命,安然度日。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不详
寸质元非紫磨金,少时徒有济时心。
中年世味谙常尽,晚节宗门趋向深。
万境皆空何所着,百年未满得长吟。
人间俯仰咸尘迹,惟有江山不古今。
短衣匹马遍关山,二十年来一梦间。
万里烟尘催我老,一溪风月伴人闲。
处心简淡常常足,著意经求事事艰。
亭午厨人多喜色,邻翁举网得鱼还。
淮蜀荆襄老此生,归与双眼识吴城。
树依神力连云暗,水到江西彻底清。
去棹来帆南北客,孤鸿落日古今情。
枯肠尚可搜诗句,三老放船钲一声。
小儿无力报明时,六十休官早自期。
今岁才周花甲子,此身已在菊东篱。
行年如许化未化,天命而今知不知。
休问圣贤千古事,从今诗酒是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