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州第一.小除重泊,仍和《片玉》

飞雪江梅,妆榭尚懒,花风似惜年小。

画烛通春,行云载梦,心逐孤鸿缥缈。

归草烟光,淡淡向、蒙鸥微照。

永日游情,经过倦迹,渡头人老。渐苦辞年诗思少。

最先念、翠围红绕。

镜底逢欢,歌边感旧,准拟归闲抱。

比佳期、天更远,帘帏下、重温语笑。

一晌无聊,待追寻、花晞蝶晓。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上飞雪与梅花相映的冬日景象,主人公身处妆榭之中,因青春易逝而感到慵懒。词中通过“画烛通春”、“行云载梦”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远方梦想的追忆。归途中,烟光朦胧,鸥鸟相伴,增添了淡淡的离愁。词人感叹岁月无情,游子疲惫,渡口的人影已显苍老。

接着,词人抒发了对往昔欢聚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闲暇生活的期盼,然而佳期遥不可及,只能在帘幕下回味旧时的欢声笑语。结尾处,词人流露出一时的寂寥,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寻找新的生机与希望。

整体来看,陈洵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情感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个人感慨,既有对青春消逝的惋惜,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探芳新.壬戌开岁,连雨冱寒,掩关晏坐,几间水仙已有一二枝著花,静对夷然,香来成韵

小屏山,又迤新镜华,雨声依旧。

梦绮东风,香碗愔愔萦昼。

烟江恍藏系艇,似成连琴去后。

剩春仙、岩扉倚,况是冰弦弹瘦。芳伴相携更有。

任款步送波,连情结袖。晕月支寒,依约婵娟慵斗。

相怜金花胜里,怕迎年莺语漏。

向帘栊,新妆罢、个人知否。

形式:

绛都春.灯夕西院听曲,归逢友人送红梅枝

琼箫汉苑。渐风意夜阑,繁星吹乱。

旧色馆娃,新曲霓裳,欢悰满。嵯峨碧落痴云倦。

便先约、楼前分散。彩鸾归后,当头乍省,素娥真面。

深眷。红罗翠笛,赋情处为展、冰奁教看。

瘴海闹尘,江驿多春,无人见。芳盟料理归闲院。

怅入梦、笙歌天远。似他不负春期,绛壶泪泫。

形式:

倾杯乐.春游和六禾

住柳湖边,开花陌上,游情唤起。

便翻尽、年年粉本,都人争看,风光良是。

山残水剩无才思。拥凌波路,添了几分罗绮。

放怀须仗,半面嘶骢未已。池馆逞、家家芳霁。

怕尚勒余寒欺梦底。

想蝶外、别绕春宽,羁鸿竞出深苇。

甚识遍、倡红冶翠。依旧觅、闲吟闲醉。

愿处处,休误了、番风次第。

形式:

殢人娇.瓶桃再和

散髻吹笙,便有仙家旧意。谁提起、曲中遗事。

东风昨夜,换玉奴屏绮。探洞钥、别来几番人世。

箧扇春香,笺书锦水。还他在、也应憔悴。

如舟小屋,想壶中天地。都不数、当时细腰宫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