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遣愁》,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青草坂上,驾驭着白榆林舟的情景,通过暑雨、河泥、弃马、淹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愁绪弥漫的氛围。
首联“问途青草坂,捩柂白榆林”,以问路和驾驭舟船的场景开篇,青草坂和白榆林分别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舟行的不易,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波折和挑战。
颔联“暑雨东方急,河泥五月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暑雨倾盆,河水浑浊,五月的时节,河泥深及马蹄,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的艰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颈联“低回长弃马,淹泊未栖禽”,诗人因环境险恶而不得不放弃马匹,选择在河畔停留,未找到栖息之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尾联“商调何悲切,从谁觅赏音”,诗人感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凄凉,如同商调之音般悲切,却无人能理解或共鸣,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愁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