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归作

一官去作南安守,六载归来东海翁。

塑像建祠民俗厚,登科致仕圣恩浓。

故园禾黍无新业,诸子诗书有祖风。

独对孟光林下醉,交游何处更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南安任职六年后回归东海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首联“一官去作南安守,六载归来东海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从南安官场归来,身份由官员转变为老翁的形象转变,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人生易逝的感慨。

颔联“塑像建祠民俗厚,登科致仕圣恩浓”则转向对故乡的赞美,提到当地民俗深厚,对先贤的纪念通过塑像和建祠得以体现,同时强调了科举制度对于地方文化的影响,以及朝廷对于官员的恩赐,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官僚体系的尊重。

颈联“故园禾黍无新业,诸子诗书有祖风”转折至对故乡现状的思考,指出家园中农田荒芜,没有新的产业兴起,但后辈们仍继承着先人的读书传统,学习诗书,展现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尾联“独对孟光林下醉,交游何处更相逢”以孟光典故入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林下饮酒的孤独感,同时也暗含了对往日交游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再难相遇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家乡变迁、家族传承以及友情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送某平乐守

君侯去作平乐守,地接三湘带九疑。

四季天时多暑湿,千年土俗半华夷。

道乡祠庙风烟古,帝舜旂裳日月低。

铜鼓何须问鸡卜,圣恩未许久栖迟。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范参政之广西

昔年曾共缙云司,清掺高标是我师。

流水光阴惊忽过,浮云踪迹本无期。

垣西甲第今新主,窗外丁香只旧枝。

且尽都亭一尊酒,苍苍八桂隔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云溪封君

御堤飞燕落花馀,几度曾迎长者车。

和气蒸人浮玉醴,新词向我吐琼琚。

行吟自得閒中趣,恩宠又颁天上书。

从此布衣都换锦,五云深处觐宸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原都御史安抚荆襄流民

重臣承诏下銮坡,荆楚流民属抚摩。

草莽顿开新郡县,风尘不到旧山河。

竞耕弃土谋生足,始脱穷途感德多。

应是瑰辞纪功德,高崖千尺为公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