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簿书堆里得天真,谩为浮名役此身。
门柳偶同陶靖节,君羹空羡颍封人。
沙鸥旧许为吾侣,巢燕何曾厌我贫。
已共东风有归约,且从桃李笑今春。
这首宋诗《南阳春日十首(其七)》是陈舜俞所作,诗人以日常琐事入诗,展现了在繁忙的公事之余,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簿书堆里得天真”,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文书劳碌中仍能保持一份童真之心,流露出对官场繁琐的厌倦。次句“谩为浮名役此身”表达了诗人对追求虚名的反思,认为自己的生活被这些无谓的名声牵累。
“门柳偶同陶靖节”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能像他那样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享受田园之乐。“君羹空羡颍封人”则借古人之口,表达对清贫生活的羡慕,暗含对世俗富贵的淡泊态度。
“沙鸥旧许为吾侣,巢燕何曾厌我贫”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将自己比作沙鸥和巢燕,暗示自己并不介意生活的简朴,反而与这些自然之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尾联“已共东风有归约,且从桃李笑今春”表达了诗人与春天的约定,决定暂且放下尘世烦恼,随桃花李花共度春光,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脱。
不详
客宦逢春病眼开,紫荆花下也徘徊。
谩劳人力书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
明代本期无弃物,孤臣何敢自论才。
且欣腐鼠同乌喙,不怕丹山有凤猜。
壮怀摧折复何言,齿发今年老去年。
念远片心飞鸟外,感时双泪落花前。
琴逢遏密生难理,诗拟离骚怨不传。
家在五湖明月里,梦随春水宿渔船。
花前惆怅转难平,屈指光阴已半生。
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
未安去住千丝乱,已去悲欢一梦惊。
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酲。
山川随处有芳菲,老大情怀与旧非。
已恨莺声惊晓梦,岂堪花气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应曾长旧围。
终向畏涂无所得,好风佳月不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