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茅屋好,况复竹篱新。
一径往来客,万山迎送人。
叶殷浑欲染,冬暖却疑春。
近得幽栖地,时来岸角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诗人对山中的茅屋和新鲜的竹篱感到满意。"一径往来客,万山迎送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融合与和谐共处的愿望。"叶殷浑欲染,冬暖却疑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描写,同时也反映出季节变化带来的温暖感受。最后两句"近得幽栖地,时来岸角巾"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淡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高远情怀。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园幽春去远,山暗绿初成。
雨过林姿润,风回池面平。
十年空潦倒,万里近清明。
泪尽新阡树,如今青叶生。
鸟乌声乐作初晴,日到寒窗气象新。
天接琼瑶三万顷,树明组练五千人。
已从炎海生阴戾,更与神皋洗战尘。
曾侍紫宸知帝力,隆兴借与万家春。
阳崖被积雪,照水自光辉。
乘暖时时堕,偏怜映日飞。
经行嗟境胜,去去与心违。
居者讵知此,日高犹掩扉。
遥欣丞相受降时,湖外欢声入鼓鼙。
十万水军归禁旅,二千里地反锄犁。
弄兵无复潢池内,弃甲应同熊耳齐。
从此上流无犬吠,好营停障接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