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乌啼曲》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乌鸦啼鸣图景,以及乌鸦啼声对人物情感的影响。
开篇“秦乌哑哑啼复啼,夜夜不离庭树枝”,以“秦乌”这一形象作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乌鸦在夜晚连续不断地啼叫,不离枝头的情景。乌鸦的叫声在这里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色彩,仿佛它们在诉说着某种秘密或预示着未知的事情。
接着,“妾听乌啼识乌意,明日官家赦书至。”这一句巧妙地将人物情感引入,通过一个女子听乌鸦啼叫而感知到乌鸦似乎在传达某种信息,预示着第二天会有赦免的官文书到来。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联系的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趣味性,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乌鸦的啼叫声作为线索,串联起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又蕴含了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命运的思考。胡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将这一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