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
三分光阴二早过,普天匝地逐春忙。
辜负春光,肠断春光。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春天时光的感慨。首句“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强调了世间万物皆可视为佛性的体现,体现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接下来,“三分光阴二早过,普天匝地逐春忙”描绘了春天的匆忙与生机,暗示人们应当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辜负春光,肠断春光”则流露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未能充分利用春光的自责。最后一句“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通过杏园鸟鸣和花开的画面,寓言般地问道:在这样的美景中,又有谁能真正沉醉其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意与自然景色,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不详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癞马系枯桩。
寂而常动,不感而通,四方八面绝罗笼。
不下禅床,一喝耳聋,不妨游戏人事海中。
一冬晴暖,梅花尽开。林下道人,折得一蓓两蓓。
但见清香可爱,不知结调羹子未得,犹有雪在。
正旦令晨,物物咸新。
衲僧应时纳祐,不是和光同尘。
柏树子,麻三斤,死柴头上放阳春。
大海一沤,未发已前。坤六段,乾三连。
拟欲眨眼,驴年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