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癞马系枯桩。
寂而常动,不感而通,四方八面绝罗笼。
不下禅床,一喝耳聋,不妨游戏人事海中。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首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描绘了一种静寂的状态,即使看似不动,也能与外界产生感应。接下来的“癞马系枯桩”形象地比喻心境如马被束缚,但内心依然自由自在。
“寂而常动,不感而通”则强调内在的活动和觉知,即使在寂静中也能洞察一切,不受外物所限。“四方八面绝罗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束缚。
“不下禅床,一喝耳聋”描述禅者的超脱,即使身处禅定之中,对世间的声音也充耳不闻,达到了忘我之境。“不妨游戏人事海中”则传达出禅者既能沉浸于禅定,又能随缘应世,自在游戏人间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空灵与洒脱,体现了禅者的心境与修行方式。
不详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一冬晴暖,梅花尽开。林下道人,折得一蓓两蓓。
但见清香可爱,不知结调羹子未得,犹有雪在。
正旦令晨,物物咸新。
衲僧应时纳祐,不是和光同尘。
柏树子,麻三斤,死柴头上放阳春。
大海一沤,未发已前。坤六段,乾三连。
拟欲眨眼,驴年驴年。
一处通,千处万处绝罗笼。青山常在,知识难逢。
威音王已前,犹是坐家致仕。
衲僧气宇如王,沩山笠子,志公拄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