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汤休曾来访我,我又去寻找他,只听见松林边传来美妙的声音。
满身尘土归于世俗,回到人间,炉火旁的禅林被香烟隔开。
偶尔留下书信,情谊深厚,突然收到他的诗篇,思绪更加深远。
更令人欣喜的是,贬官后没有了官事烦扰,从此可以常来常往,共度悠闲时光。

注释

汤休:人名,可能是友人。
松关:松木制成的门或关卡,代指隐居之处。
绝好音:优美的声音,可能指交谈或诗歌朗诵。
尘埃:尘土,象征世俗生活。
俗步:平凡的生活步履。
禅林:佛教修行者的居所,也指宁静的禅修环境。
刺字:书信、信函。
情非浅:情感深厚,关系密切。
诗章:诗作,此处指友人的诗。
谪官:被贬官,仕途受挫。
吏役:官府的事务和差事。
闲吟:悠闲地吟诗,享受清闲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开篇“汤休访我我重寻”,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来访的热切期盼和不断追寻。“独叩松关绝好音”则描绘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寂静的环境中传递出的美好声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两句,诗人用满袖尘埃形容自己从尘世归来,而一炉香火隔 禅林,则是表达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这里“俗步”和“禅林”的对比,既强调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也映射出了他内心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两句,通过“偶留刺字”,表达了诗人与友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而“忽枉诗章”,则是诗人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深沉思绪。这里的“枉”字暗示着诗人在创作时情感的波动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最后,“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世俗纷争、官职羁绊的喜悦,以及他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谪官”暗示着一种被贬官或退隐的状态,而“往来从此伴闲吟”,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以及他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渴望。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烧火用陈西麓韵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能赋台

万顷玻瓈水浸空,台前佳色咏难穷。

倚栏人在烟霞外,落笔诗成笑语中。

属句畏惭非孟子,供欢端合有车公。

解将能否分优劣,过眼昭然向与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读韦苏州诗因用陪王郎中寻孔徵君韵

我才伤朴樕,吾道属艰难。

未遂三豪遇,那知一笑欢。

湖山晨溢翠,风雨夜沾寒。

归棹秋无几,游吴意未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逍遥堂二首(其二)

娜婀风前竹,空濛雨外山。

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

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