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二首(其二)

娜婀风前竹,空濛雨外山。

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

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娜婀的竹影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峦被雨雾笼罩。
孤独的云朵与我的心意一同飘向远方,乘坐小舟的兴致也随风而归。
美酒中蕴含着双莲的佳酿,诗句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因为您,我心中生出无尽的思绪,这些情感时常在梦中萦绕。

注释

娜婀:形容姿态优美。
竹:竹子。
空濛:迷蒙、朦胧。
孤云:孤独的云朵。
短艇:小型船只。
兴俱还:兴致都回来了。
双莲胜:双莲美酒。
一字閒:一个字也不闲着,指诗句精炼。
怅想:惆怅的思绪。
梦魂: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逍遥堂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对故乡怀念之情的诗句。

首先,“娜婀风前竹,空濛雨外山”两句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景象,通过“风”和“雨”的渲染,营造出一种萧索孤寂的情境。这里的“竹”与“山”都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坚韧不拔和悠久稳固,但在这首诗里,却被赋予了一种空旷与淡远之感。

接着,“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自己的心与那孤独飘浮的云相联系,通过“短艇”的启航和归来,象征着内心对于远离的乡愁。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生活态度。“双莲”通常指的是美好的境遇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赞誉,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饮酒时的愉悦心情。同时,“诗无一字閒”则表明诗人对于创作的专注与投入,任何一个字都不愿意轻易放过。

最后,“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某位亲友而产生的忧郁心情。这份思念如同梦境一般,不仅在清醒时刻萦绕心头,甚至连入梦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逍遥堂二首(其一)

独坐虚堂寂,烟销瓦博山。

出游鱼自乐,飞倦鸟知还。

花气清风远,槐阴白昼閒。

逍遥入诗思,落笔笑谈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吉祥寺赠应上人

窗前脩竹翠摩云,清閟题轩念昔人。

三纪重来惊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携尊得得纷亲友,抉藕累累萃里民。

祖意如来烦指似,迷舟何幸济通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孙次卿

归来啜菽得无愁,但觉官身不自由。

敢倩双鱼传尺素,要知一日似三秋。

射阳别后从新辟,幽谷公馀获胜游。

尚忆龙盘分袂处,五更残月在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余元明

对月令人忆子年,别来重见望舒圆。

閒中情性南无界,物外光阴小有天。

连喜得官如得句,惯看乘马似乘船。

朝回共醉知何日,准拟春衣当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