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衲衣藤杖是吾缘。好归去,旧林泉。富贵任争先。
总不较、诸公著鞭。
雁飞汾水,鹤归华表,人事又千年。沧海变桑田。
谁知有、壶中洞天。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太常引》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隐逸者形象。开篇“衲衣藤杖是吾缘”,诗人以简朴的衣物和自然的杖头,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执着和与世无争的态度。接着,“好归去,旧林泉”流露出他对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向往。
“富贵任争先。总不较、诸公著鞭”一句,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他无意于与他人竞逐富贵,更愿意保持内心的宁静。“雁飞汾水,鹤归华表,人事又千年”运用典故,借雁南飞和鹤归山的意象,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而自己却如闲云野鹤般自在。
最后,“沧海变桑田。谁知有、壶中洞天”两句,借用“沧海桑田”的自然变迁,寓意人生的无常,而“壶中洞天”则暗指道家所说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宁静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选择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展现了刘秉忠深沉的人生哲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风雨不须归。
管甚做、人间是非。
两肩云衲,一枝筇杖,尽日可忘机。之子欲何为。
归去来、山猿怪迟。
青山憔悴锁寒云。站路上,最伤神。破帽鬓沾尘。
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无地觅松筠。
看青草、红芳斗春。
至人视有一如无。见义处,便相扶。三顾出茅庐。
莫不是、先生有图。
拯危当世,觉民斯道,佩玉已心枯。遗恨失吞吴。
真个是、男儿丈夫。
当时六国怯强秦。使群策,日纷纷。谈笑却三军。
算自古、谁如此君。
一心忠义,满怀冰雪,功就便抽身。富贵若浮云。
本是个、江湖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