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坛福地

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

绿毛仙翁已仙去,惟有石坛留竹坞。

竹阴扫坛石槎牙,汉时风雨生藓花。

山中笙鹤尚遗响,湖外人烟惊岁华。

道人眸子照秋色,邀我分山筑丹室。

驱丁役甲莫儿嬉,渴饮隐泉饥饵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山中景象,以毛公坛福地为背景,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首句“松萝滴翠白昼阴”写出了松树和青苔覆盖的山岩在白天也显得阴凉翠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七十二峰中最深"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偏远和幽深。

接下来,诗人提及“绿毛仙翁已仙去”,暗示这里曾有仙人居住,增添了神秘色彩。"石坛留竹坞"则描绘了竹林围绕的石坛,显示出古老与生机并存的景致。"竹阴扫坛石槎牙"通过描绘竹影斑驳的石坛和参差不齐的石头,展现出岁月的痕迹。

“汉时风雨生藓花”暗示此地历史悠久,历经风雨,连古老的石头上都长出了青苔,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山中笙鹤尚遗响"则借笙鹤之音,表达山中仍有仙灵或隐士遗留的超凡气息。"湖外人烟惊岁华"则将视线转向外界,感叹时光流逝,人间烟火与山中静谧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道人眸子照秋色,邀我分山筑丹室”,描绘了一个道人邀请诗人共建修炼之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驱丁役甲莫儿嬉,渴饮隐泉饥饵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坚守,不愿被世俗打扰,甘愿在此山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总的来说,范成大的《毛公坛福地》是一首富有禅意和隐逸情怀的山水诗,通过对毛公坛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火墨坡下岭

清晨入岑蔚,岚重寒飕飗。

忽闻黄鹂语,方悟麦始秋。

旅食法当瘦,远行人所愁。

况复深山中,不与和气游。

苦辛那敢惮,病悴良可忧。

徒忧亦无益,聊作商声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王园官舍睡起

公退闭阁卧,官居如净坊。

屋角断虹饮,日西杨柳黄。

客来束我带,客去书满床。

睡觉有忙事,煮茶翻断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王希武通判挽词二首(其二)

事契从先世,姻联亦近亲。

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

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辚。

门阑可三戟,何止驷车云。

形式: 五言律诗

车遥遥篇

车遥遥,马憧憧。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