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君子法天运

君子法天运,不言行四时。

提提无近功,成岁乃可知。

明窥秋毫端,耳察穴蚁争。

群材极为力,阴拱收视听。

三辰从昏明,万物安性命。

因时有更张,斟酌如斗柄。

细人趋眼前,翻手覆手閒。

狂风吹长林,何枝鸟能安。

须臾诚快意,狼籍不可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君子效法自然规律,言行顺应四季变换。
追求长远而非短期成效,岁月流转才能见真章。
洞察细微如秋毫之末,耳朵能分辨蚂蚁的争斗。
聚集各种才智全力以赴,暗中观察并倾听各方动态。
星辰交替,昼夜分明,万物各得其所。
根据时节调整策略,如同北斗星指引方向。
琐碎之人只看眼前,轻易改变立场。
即使狂风席卷森林,又有哪只鸟能找到栖息之所?
短暂的快乐转瞬即逝,混乱局面难以言表。

注释

法:效法。
言行:行为和言语。
四时:四季。
提提:追求长远。
成岁:经过一年。
秋毫端:极其微小的事物。
穴蚁:蚂蚁洞穴。
阴拱:暗中观察。
三辰:星辰,这里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杓,比喻策略的调整。
细人:目光短浅的人。
翻手覆手:形容轻易改变立场。
何枝:何处的树枝。
须臾:片刻。
狼籍:杂乱不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拟君子法天运》,通过对君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遵循自然法则,不急功近利,而是耐心积累,如同四季运行般稳健。诗人强调观察细微,倾听万物,以公正的态度管理人事,如同星辰指引光明,万物各得其所。适时变革而不失平衡,对待琐事则如斗柄般灵活调整。然而,对于那些目光短浅之人,他们的行为轻浮易变,难以在动荡中找到安宁。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认为即使片刻的快意也可能带来混乱。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高尚品德和智慧领导的赞美,以及对世俗浮躁的批评。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李大夫招饮

欲遣吟人对好山,暮天和雨醉凭栏。

座中云气侵人湿,砌下泉声逼酒寒。

红烛围棋生死急,清风挥麈笑谈闲。

更筹报尽不成起,车从厌厌夜已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李冲元真赞

冶百鍊之金,而中黄钟之宫。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可用飨帝,可用活国。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士亦何得于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遁。

形式:

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以诗还之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后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侧釐数幅冰不及,字体攲倾墨犹湿。

明窗棐几开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仲将伯英无后尘,迩来此公下笔亲。

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

枯林栖鸦满僧院,秀句争传两京遍。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气象今凄凉。

夜光入手爱不得,还君复入古锦囊。

此后临池无笔法,时时梦到君书堂。

形式: 古风

杨凝式行书

俗书祇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