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浮峰诗社

晚凉庭院坐新秋,微月初生亦满楼。

千里故人谁命驾?百年多病有孤舟。

风霜草木惊时态,砧杵关河动远愁。

饮水曲肱吾自乐,茆堂今在越溪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寄浮峰诗社》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描绘了一幅晚秋庭院中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晚凉庭院坐新秋,微月初生亦满楼”,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庭院图景。晚凉之时,诗人独坐于庭院之中,感受着初秋的凉意。微月初升,月光洒满楼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千里故人谁命驾?百年多病有孤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诗人或许曾多次期待着友人的来访,但如今却只能在心中默默呼唤,感叹岁月流转,自己已年老体衰,只能依靠一叶孤舟漂泊于人生的海洋。

颈联“风霜草木惊时态,砧杵关河动远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风霜交替,草木更迭,自然界的变化仿佛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远处传来捣衣声(砧杵),似乎触动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引发了内心的忧愁。

尾联“饮水曲肱吾自乐,茆堂今在越溪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简朴,甚至疾病缠身,诗人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享受着自然与内心的平静。茆堂,即茅屋,是诗人理想中的隐居之所,位于越溪之畔,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时光和自我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栖云楼坐雪二首(其一)

绕看庭树玉森森,忽漫阶除已许深。

但得诸生通夕坐,不妨老子半酣吟。

琼花入座能欺酒,冰溜垂檐欲堕针。

却忆征南诸将士,未禁寒夜铁衣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栖云楼坐雪二首(其二)

此日栖云楼上雪,不知天意为谁深。

忽然夜半一言觉,又动人间万古吟。

玉树有花难结果,天机无线可通针。

晓来不觉城头鼓,老懒羲皇睡正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与商贡士二首(其一)

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

何时拂衣去,三十六岩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与商贡士二首(其二)

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期。

三十六岩内,为选一岩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