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秋夜梦与甘泉先生讲有道者心无老少之异一句反覆不辍既觉是梦复梦诗云

有道心皆老少然,秋霄清梦见先生。

画前本有无言易,不向梅花讲后天。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探讨了“道”的普遍性与永恒性,以及“心”的本质不受年龄限制的主题。诗中以“秋霄清梦”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深邃的氛围,引出与“先生”的对话。这里的“先生”可能象征着智慧、真理或某种超越世俗的存在。

“有道心皆老少然”,这句话强调了“道”的普遍性,认为无论年龄大小,内心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都是平等的。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学说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即不论年龄,每个人都应致力于自我修养和道德完善。

“秋霄清梦见先生”,在清冷的秋夜梦境中遇见了这位智慧的先生,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直接接触到的真理和智慧,在梦境中得以显现。这反映了人们对于真理的渴望和对超越日常生活的追求。

“画前本有无言易”,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通过一幅画(或某种象征物)来表达深奥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往往需要通过直观感受而非言语来领悟。这反映了中国哲学中“言不尽意”、“象外之象”的思想,即某些真理和智慧超越了语言的界限,只能通过体验和直觉来理解。

“不向梅花讲后天”,这里可能是在强调,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教义或传统,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梅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教义或传统,而“后天”则可能指代这些教义或传统的局限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的开放性和普遍性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应受限于任何特定的教义或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道”的普遍性、个人内心的平等性以及真理的超越性,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真理和智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4)

张天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字:汝德
  • 号:叶冈
  • 籍贯:别号爱梅道

相关古诗词

题便面陈抟先生

野心已被白云留。一睡人间数十秋。

莫道化羊为幻事,华山风景尚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青门谁识种瓜心,道义行藏酌量深。

我爱蔓延香不断,及期应许报泥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贰十四孝图

子养亲兮妇养姑,祖孙兄弟尽归图。

莫贪画彩徒然看,须把身心学步趋。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连师傅三鲤跃龙门

霹雳一声平地雷,禹门变化后先随。

桃花浪里深千尺,多少奔腾次第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