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

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愁绝。泪还北。

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淑真所作,名为《霜天晓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重的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怀念。

"塞门桂月" 一句以冷清孤寂的景象开篇,塞门即边塞之门,这里已被秋意萧瑟的桂花所占据,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接着"蔡琰琴心切"则引出了历史上著名的贤妻蔡琰,她被匈奴掳去后依然以琴声怀念故乡,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心情,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中“笳声”指的是边塞上军队的号角声,它在这里成为激发离愁的因素。诗人在弹琴时,当音符达到某个悲凉的地方,她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哀伤起来。"千万恨"则是对无法忘怀的往事和不尽的离别之情的一种强烈表达,"不能雪"意味着这些愁绪和恨意如同积雪一般,久久难以消散。

"愁绝"一词简洁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哀伤。接下来的"泪还北"则是说眼泪随着思念之情向北流去,这里的“北”不仅是方位,也象征着遥远和寒冷,增添了一份孤寂。

最后两句"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中,“胡儿”指的是边塞之地的少数民族,诗人在此表达了即将与这些地方的人告别的情景。而"一片关山怀抱"则是她内心深处对于这片土地无法割舍的依恋之情。最后问句“如何对、别人说”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似乎在询问如何能用言语表达自己如此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哀伤,以及对于边塞生活的无尽留恋。

收录诗词(1)

吴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

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

碎剪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

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

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沁园春(其一)寿弟相国

喜我新归,逢戎初度,关情更深。

正昼掩柴扉,□寻隐遁,□舒槐府,戎正经纶。

白石清泉,紫枢黄阁,□□□□□□□。

□□□,□弟为宰相,兄作闲人。南园借我登临。

都不怕近前丞相瞋。

但曳履扶筇,堪怜独步,携壶载酒,每叹孤斟。

七秩开颜,六旬屈指,风雨对床频上心。

殷勤祝,道何时回首,及早抽身。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念奴娇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满江红(其二)乌衣园

投老未归,太仓粟、尚教蚕食。

家山梦、秋江渔唱,晚风牛笛。

别墅流风惭莫继,新亭老泪空成滴。

笑当年、君作主人翁,同为客。紫燕泊,犹如昔。

青鬓改,难重觅。记携手、同游此处,恍如前日。

且更开怀穷乐事,可怜过眼成陈迹。

把忧边、忧国许多愁,权抛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