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入栅江

久客心肠怯溯洄,不堪官事紧相催。

踏霜人去繵风吼,冲浪舟行岸冻开。

雪尽野梅红剪腊,春回溪水绿生苔。

穷愁好逐残年尽,三日元正与泰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长久在外的人心情胆怯,逆流而上的路途艰难,公务紧迫催人归
踏着霜露离去的脚步声回荡,风吹过发出呼啸,舟行水上,岸边冰冻开始融化
冬雪消融,野梅露出红色,如同剪纸般鲜艳,春天来临,溪水泛绿,青苔滋生
困苦和忧虑随着老年的减少而渐渐消失,新的一年到来,一切都会好转

注释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怯:胆怯。
溯洄:逆流而上。
不堪:难以承受。
官事:公务。
紧相催:紧迫催促。
繵风:风吹过的声音。
岸冻:岸边的冰冻。
剪腊:像剪纸般的梅红。
生苔:滋生青苔。
穷愁:困苦和忧虑。
残年:晚年。
元正:新年。
泰来:好转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居异乡的游子在严冬时节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家的渴望。开篇"久客心肠怯溯洄,不堪官事紧相催"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长期在外的旅者,对于官府的差遣感到不安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远离家乡的无奈。

接下来的"踏霜人去繵风吼,冲浪舟行岸冻开"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踏雪前行,以及冒险穿越冰封的江面,展现了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然而,尽管外界环境严酷,但自然界依然表现出生命力与美丽,如"雪尽野梅红剪腊,春回溪水绿生苔"所描绘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梅花在雪后重现其红色,以及溪水和苔藓在春天的复苏,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屈不挠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两句"穷愁好逐残年尽,三日元正与泰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悲惨岁月的反思,以及对新年的到来和吉庆时光的期待。这里的"穷愁"指的是长期漂泊带来的忧虑,而"三日元正"则预示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美好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冬自然界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游子对于归属与希望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哭韩积中二首(其二)

多能倾相府,高义著房州。

脱略通侯贵,追随逐客游。

敢论当世比,曾向古人求。

怊怅今楼护,黄泉已再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哭韩积中二首(其一)

命矣穷张籍,归哉病长卿。

焦湖家自远,畏日我同行。

想像分携处,依稀謦欬声。

仙踪向西路,回首泪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其二)

远岫升初日,长林霭曙烟。

峰回遥见塔,溪转静鸣泉。

竹箨新披锦,茅花欲擘绵。

清和多美荫,归路得蹁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其一)

十里招提路,崎岖祝圣归。

青黄原上麦,红白草间薇。

正看云容合,俄惊雨脚飞。

馀花被沾湿,芳气袭人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