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归自宝林二首(其二)

远岫升初日,长林霭曙烟。

峰回遥见塔,溪转静鸣泉。

竹箨新披锦,茅花欲擘绵。

清和多美荫,归路得蹁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归途景色的诗,通过精巧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远岫升初日,长林霭曙烟”两句,设定了一种清晨的田园风光,远处山峦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而长林中的薄雾与曦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氛围。

“峰回遥见塔,溪转静鸣泉”两句,则是从远处眺望山峰之回旋中隐约可见的古塔,以及溪水沿途流淌,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这种景色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还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意境。

“竹箨新披锦,茅花欲擘绵”两句,更是细腻地刻画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机与美丽。竹箨如同精致的织锦,展现其独特之美;而茅花则似乎在轻启,预示着生命力旺盛。

最后,“清和多美荫,归路得蹁跹”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一切美好景色的感受。这里的“清和”四字,不仅形容了环境氛围,更映射出诗人的心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与满足,而“归路得蹁跹”则表达了一种不舍昼晚、愿意在这美丽景色中多停留片刻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其一)

十里招提路,崎岖祝圣归。

青黄原上麦,红白草间薇。

正看云容合,俄惊雨脚飞。

馀花被沾湿,芳气袭人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夏月自六安舟行还安丰

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

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飐嫩荷。

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

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住得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悯旱

食贫那识小槽红,回也箪瓢久屡空。

翘候载芟歌济济,忍看云汉叹爞爞。

困穷转觉蓬心隘,憔悴犹怜菜颊丰。

坐对骄阳思霈泽,日占鸣鹳望穹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