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春水和李宾石

一镜烟痕望里收。咫尺回桥,绿软香柔。

有人扶上木兰舟。载了春心,荡了春愁。

冶叶传情恨未休。照影婵娟,那处妆楼。

小红栏外是西洲,今日东风,明日东流。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水与春愁交织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一镜烟痕望里收”,开篇即以“一镜”比喻清澈的水面,烟痕则是晨雾在水面留下的痕迹,仿佛一面镜子将远处的景致映入水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咫尺回桥,绿软香柔”,紧随其后,描述了一座近在咫尺的回旋小桥,桥边绿草柔软,花香弥漫,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画面。

“有人扶上木兰舟”,接着引入了一位乘船之人,木兰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轻便舟船,这里象征着主人公乘坐的船只,也暗含着一种轻盈、自由的意象。

“载了春心,荡了春愁”,通过“载”和“荡”的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春心被承载,春愁被荡漾的情境,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微妙。

“冶叶传情恨未休”,“冶叶”指的是春天的树叶,这里借以表达情感的传递与延续,即使在春愁中,情感的交流与传递也未曾停止。

“照影婵娟,那处妆楼”,“照影婵娟”描绘了女子在水中倒映的美丽身影,“那处妆楼”则暗示了女子所在的居所,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寄托与向往。

“小红栏外是西洲,今日东风,明日东流”,最后两句以“小红栏”、“西洲”、“东风”、“东流”等意象,勾勒出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水、春愁、情感交流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门外垂杨千万缕。不系春光,只系春愁住。

文杏巢空双燕去。紫箫声里屏山暮。

恨别江郎浑懒赋。一抹烟痕,旧约无寻处。

五里东风三里雨。蘼芜吹冷天涯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送芙初南归二解(其一)

帘底斜阳红一线。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

烛影西堂看又短。金尊只讶宵来浅。

赋罢离情魂欲断。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

冷到秋心秋不管。芙蓉却在江南岸。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送芙初南归二解(其二)

往日题襟同客邸。一树垂杨,两两吟匏寄。

小巷城南三五里。等闲化作盈盈水。

天上秋云吹易碎。送得君归,却问归何计。

燕子楼台斜日里。江南也是消魂地。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瑞鹤仙

素天分雁轸。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情波寄兰讯。

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琴歌兴引。

且漫说、游踪未准。

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还问。

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交枝翠隐。

苍藓路,有谁认。

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

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