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芙初南归二解(其一)

帘底斜阳红一线。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

烛影西堂看又短。金尊只讶宵来浅。

赋罢离情魂欲断。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

冷到秋心秋不管。芙蓉却在江南岸。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展现了送别之情与离愁别绪的深刻主题。

首句“帘底斜阳红一线”,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帘洒在地面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一句,通过主人公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相聚短暂的感慨。

“烛影西堂看又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烛光摇曳,时间似乎更加紧迫,暗示着离别的临近。“金尊只讶宵来浅”则以酒杯的浅薄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沉重与不舍,酒虽浅,但情感深沉。

“赋罢离情魂欲断”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痛苦与哀伤,仿佛连灵魂都快要被离情所撕裂。“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引发了对远方征战者的思念与同情,将个人情感与更广泛的社会情感联系起来。

最后,“冷到秋心秋不管。芙蓉却在江南岸”两句,以自然景色的对比,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秋风中,冷意袭人,而远方的亲人却如同江南岸边的荷花,遥不可及,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送芙初南归二解(其二)

往日题襟同客邸。一树垂杨,两两吟匏寄。

小巷城南三五里。等闲化作盈盈水。

天上秋云吹易碎。送得君归,却问归何计。

燕子楼台斜日里。江南也是消魂地。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瑞鹤仙

素天分雁轸。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情波寄兰讯。

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琴歌兴引。

且漫说、游踪未准。

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还问。

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交枝翠隐。

苍藓路,有谁认。

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

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一枝春.白芍药

婪尾杯深,殿群芳付与,伶俜花影。

娇姿澹扫,不许绮罗人并。

蔷薇卧晚,记曾共、曲栏闲凭。

空自把、情泪偷含,梦入琐窗烟冷。湔群素波低映。

渐韶华过却,将离折赠。东风倦眼,到得粉融酥凝。

浓春未了,问谁见、玉奴妆靓。

还更怕、残月扬州,杜鹃唤醒。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西湖月.题孤山放鹤图

巢居不锁仙心,弄远影褊褼,绛霄风稳。

素裳缟袂,澄湖十里,翠峰千仞。

圆吭清响递,更两两、瑶笙松吹引。

尽恋著、岭畔梅花,肯说玉京飞近。

软红我尚淹留,叹蕙帐尘空,怨怀谁讯。

故园秋矣,缡褷瘦翮,不堪重认。

芝田归有路,但倦羽、商量期未准。

枉回首、梦里青山,白云无尽。

形式: 词牌: 西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