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

怪怪不可状,谁云仞五千。

直侵黄道穿,高傍白榆篇。

秀气环秦甸,浓岚滴渭川。

掌高长托日,汉狭半含巅。

夜响金丹杵,秋香玉井莲。

排虚摧劲翮,横锐决浮烟。

隐豹文章异,孤松节操坚。

渴虹粗饮涧,饥虎瘦吞泉。

磴道奇花合,杉株古蔓缠。

群材皆挺特,馀壤可陶甄。

义兽期臻萃,妖狐困坠颠。

二关资控扼,万里却腥膻。

真势南冲斗,雄姿北阚燕。

波涛清大海,风雨到穷边。

镇压地常静,磨砻天更圆。

他山皆俯视,何物可齐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太华)的壮丽与神秘,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山峰的雄伟与独特。

首先,诗人用“怪怪不可状,谁云仞五千”开篇,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华山的高度,让人感受到其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直侵黄道穿,高傍白榆篇”则描绘了华山直插云霄,仿佛要穿透天际的景象,与白榆树相映成趣,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秀气环秦甸,浓岚滴渭川”两句,通过“秀气”和“浓岚”的描绘,展现了华山周围的自然美景,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接下来,“掌高长托日,汉狭半含巅”则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高耸入云,仿佛能托起太阳,同时也暗示了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夜响金丹杵,秋香玉井莲”这两句运用了神话色彩的描述,将华山与神仙活动联系起来,增添了神秘感。而“排虚摧劲翮,横锐决浮烟”则描绘了华山在云雾中穿行的动态美,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影响。

“隐豹文章异,孤松节操坚”通过动物和植物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独特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的“渴虹粗饮涧,饥虎瘦吞泉”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华山的生机与活力。

“磴道奇花合,杉株古蔓缠”描绘了华山上的自然景观,奇花异草与古老的杉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群材皆挺特,馀壤可陶甄”总结了华山的自然之美,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塑造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全方位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管春风

我是蓬莱山上客,为管春风归不得。

今年更是春来迟,江南未寄梅花枝。

探春童子青霞衣,时时去上青云梯。

春风消息苦不远,瑶台瑶水冰霜浅。

蟠桃花在海东边,此花不烦春一点。

东风日夜来人间,到时先催草根软。

大都红紫心先动,小桃先觉枝头重。

更有纤纤杨柳枝,路傍先得行人弄。

诗翁自爱蟠桃花,鸾鹤不在无云车。

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有客笑中携剑去,偷得银瓶与肥羜。

诗公两眼看浮云,为管春风不回顾。

形式: 古风

高楼春

山阳有客似相如,身著儒衣当酒垆。

尘埃市井不到处,烟霞往往生衣裾。

一竿横挂数幅帛,题云酒味如醍醐。

三月高楼满春色,椒浆琼液盈金壶。

盘罗江笋烹淮鱼,樱实赤玉梅绀肤。

弹丝敲金半空里,醉挥玉爵撞珊瑚。

凭阑直下是烟火,坐上清风凌太虚。

夜深正然红蜡烛,罗幕遮风留客宿。

是人俱爱何家楼,自是何君德如玉。

形式: 古风

淮之水示门人马存

君不见淮之水,春风吹,春雨洗。青薰衣,绿染指。

渔不来,鸥不起。

潋潋滟滟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

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

今古愁兮将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

我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和。

形式: 古风

项羽别虞姬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无如何。

将军夜起帐中舞,八百儿郎泪如雨。

此时上马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