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之水示门人马存

君不见淮之水,春风吹,春雨洗。青薰衣,绿染指。

渔不来,鸥不起。

潋潋滟滟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

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

今古愁兮将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

我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淮河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淮水在春风吹拂、春雨洗涤下的生机勃勃景象,水面上青色与绿色交织,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生机盎然的外衣。然而,随着渔人的缺席与鸥鸟的静默,这份宁静中却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寂寥与空灵。

“潋潋滟滟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这两句诗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孤零零的帆船在水天相接之处若隐若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孤独与遥远的故事。而“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夕阳即将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仿佛映照出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引发人们对过往与未来的深深感慨。

最后,“今古愁兮将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我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愁绪的无奈与超脱,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乐观态度。他希望不要让那些敏感的文人骚客听到这悠扬的棹歌声,以免触动他们心中的愁绪。相反,诗人选择成为一位豪放的歌者,以笑声面对生活,以酒与春风调和心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愁绪时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项羽别虞姬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无如何。

将军夜起帐中舞,八百儿郎泪如雨。

此时上马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形式: 古风

虞姬别项羽

妾向道,向道将军施恩义,将军一心靳财利。

妾向道,向道将军莫要为人患,坑却降兵二十万。

怀王子婴皆被诛,天地神人咸愤怨。

妾向道,向道将军莫如任贤能,却信奸言疑范增。

当时若用范增者,将军早已安天下。

天下成败在一人,将军左右多奸臣。

受却汉王金四万,卖却君身与妾身。

妾向道,向道将军不肯听,将军虽把汉王轻。

汉王聪明有大度,天下英雄能驾御。

将军唯恃力拔山,到此悲歌犹不悟。

将军不悟兮空悲歌,将军虽悟兮其奈何。

贱妾须臾为君死,将军努力渡江波。

形式: 古风

白云先生

白云先生面如铁,一片良心似明月。

腹中和气如春阳,齿下清风欲为雪。

群儿走马正欢欢,先生高躅方寻山。

嵩山泰山俱有约,先访王乔后陈抟。

浮丘严驾欲迎子,玉女整衣开瑶关。

山中自是逍遥家,手磨红蕊生龙霞。

鼎中气焰成何物,不炼黄金炼丹砂。

明月一声何处啸,但觉半夜鸾凤叫。

猿不敢号虎不鸣,一夜清风生万窍。

此路高深易迷错,只见先生一双脚。

山中不似俗人家,有客但寻猿与鹤。

西峰犹有秦宫女,身上乱毛如鸟羽。

秦时人事不忍闻,若见斯人莫与语。

先生何以遗时人,先生有语醇乎醇。

莫分巧拙与强弱,莫将外物成天真。

岂不见北邙山下狐狸窟,掘出枯骸与陈骨。

其閒岂无乡原人,其閒岂无强梁物。

强梁物,乡原人,当时尔等空纷纷。

后来之事竟何如,不及痴儿醉梦之浮云。

形式: 古风

山中乐

洞里桃花开早春,洞中酒熟宴真人。

红蕊紫芝俱在手,本家猿鹤亦随身。

采拾饤饾随所有,物无不义即是真。

何须谢傅山东妓,却用陶潜漉酒巾。

漉酒复漉酒,何必金印大如斗。

一瓢复一瓢,莫辨人间淳与浇。

时情大抵恶贫贱,此閒却是青云霄。

君不见古人自谓为贤豪,或入于佞或以骄。

但言富贵我所欲,一身不保领与腰。

孔光屈身事董贤,谷永阴与王凤交。

贾谧之党遍天下,望尘拜者尤为妖。

须臾苟得快所欲,终以血肉污斧刀。

假令当日幸而免,后世讥笑安能逃。

岂如孙登但长啸,眼看时事如鸿毛。

嵇康阮籍不与语,何况纷纷儿女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