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花二首(其二)

勇多侵路去,恨有碍灯还。

嗅自微微白,看成沓沓殷。

坐疑忘物外,归去有帘间。

君问伤春句,千辞不可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勇气多于谨慎,常常冒险前行,遗憾的是,这阻碍了回家的步伐。
花香微弱而洁白,看起来却繁多且深沉。
坐着似乎忘记了尘世,归途中却发现帘间的景象。
你问我关于春天的忧伤诗句,千言万语都舍不得删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绝句。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伤感。

“勇多侵路去,恨有碍灯还。” 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夜渐深,花开未尽,但时间却不断流逝。这里,“侵”字用得极好,意味着春色正浓,然而行走在这美丽的道路上却不得不归去,因为夜已深,灯光已照亮回家的路途。

“嗅自微微白,看成沓沓殷。” 这两句诗形容了花瓣纷飞如雪,堆积如山。这里,“嗅”字表达了诗人在感官上对花香的享受,而“白”则是朱槿花(一种红色或粉色的花)的颜色之转,显得格外细腻。接着,“沓沓殷”形容的是花瓣堆积的情景,既表达了花开盛况,也暗示了春光易逝。

“坐疑忘物外,归去有帘间。” 这两句诗则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沉思。在室内,诗人似乎已经将心中的忧愁遗忘在窗外世界,而当他准备离开时,却发现有一层无形的隔阂(“帘”)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界限。

最后,“君问伤春句,千辞不可删。” 这两句诗是对友人询问关于感怀春光的话语。诗人回答说,尽管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但这些话语最终都是不能删除、无法留存的,因为它们随着春天的消逝而去,永远地被时光带走了。

这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精妙描绘,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意境深邃与情感细腻。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江上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脩。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村题壁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

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

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

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犹馀遗意在,许刻镇南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