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虹雨乍收,楚天霁、乱飞秋鹜。

渐草色衰残,墙外土花暗绿。

故山鹤怨,流水自、菊篱茅屋。

日暮诗吟就,澹墨闲题修竹。

更忆飘蓬,霜绨风葛,几度凉燠。

叹归去来兮,何日甬东一曲。黄芦满望,白云在目。

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

翻译

彩虹刚消散,楚天放晴,秋天的鸭子纷飞。
草地逐渐变得枯黄,墙外的土花显得暗淡青绿。
故乡的白鹤似乎在哀怨,流水独自流淌,菊花和茅屋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我吟诗完毕,随意在修竹上用淡墨题字。
更加怀念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过多少次寒冷与炎热。
感叹何时能回到江东,眼前只有黄芦和白云。
只有明亮的月光照亮漫长的夜晚,陪伴我孤独清冷。

注释

虹雨:彩虹与雨水。
乍收:突然停止。
楚天:南方的天空。
霁:放晴。
秋鹜:秋天的野鸭。
草色衰残:草木凋零。
墙外土花:墙边的野花。
故山鹤怨:故乡的鹤似有哀怨。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
霜绨风葛:形容寒暑变化。
甬东:江东地区。
黄芦:黄色的芦苇。
月明长夜:明亮的月夜。
清独:清冷孤独。

鉴赏

这首《蕙兰芳引》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开篇"虹雨乍收,楚天霁、乱飞秋鹜",以雨后初晴、大雁纷飞的景象,烘托出秋天的清新与萧瑟。接下来的"渐草色衰残,墙外土花暗绿",描绘了草木凋零、墙头野花暗淡的秋景,寓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故山鹤怨,流水自、菊篱茅屋",借鹤鸣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流水和简陋的居所则寄托了词人的淡泊心境。"日暮诗吟就,澹墨闲题修竹",写词人在傍晚时分创作诗歌,以墨竹为伴,流露出闲适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下片转向个人经历的回顾,"飘蓬"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霜绨风葛"形容生活艰辛,"几度凉燠"表达了人生的起落无常。"叹归去来兮,何日甬东一曲"表达了词人渴望回归故乡的愿望,而"黄芦满望,白云在目"则描绘出一幅辽远而寂寥的画面,映照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以月夜的寂静陪伴,进一步强化了词人清冷孤寂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秋景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一)

谢了梨花寒食后。剪剪轻寒,晓色侵书牖。

寂寞幽斋惟酌酒。柔条恨结东风手。

浅黛娇黄春色透。薄雾轻烟,远映苏堤秀。

目断章台愁举首。故人应似青青旧。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四)

落尽樱桃春去后。舞絮飞绵,扑簌穿帘牖。

惜别情怀愁对酒。翠条折赠劳亲手。

绣幕深沉寒尚透。雨雨晴晴,妆点西湖秀。

怅望章台愁转首。画阑十二东风旧。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五)

楼上钟残人渐定。庭户沉沉,月落梧桐井。

闷倚琐窗灯炯炯。兽香闲伴银屏冷。

淅沥西风吹雁影。一曲胡笳,别后谁堪听。

誓海盟山虚话柄。凭书问著无言应。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

墙外秋千花影后。环兽金悬,暗绿笼朱牖。

为怯轻寒犹殢酒。同心共结怀纤手。

粉袖盈盈香泪透。蹙损双眉,懒画遥山秀。

柔弱风条低拂首。渭城歌舞春如旧。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