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酌花下

一春日日同花醉,醉即抛琴伴花睡,花气朝来沾酒腻。

花底常教挂酒瓢,花残怕似红颜凋,春愁无酒若为浇。

西园有酒花如绮,东邻不醉花光死,谁分春花逐流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日酌花下》描绘了诗人于春日中与花共醉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一春日日同花醉”,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春日里与花相伴、沉醉其中的氛围。接着,“醉即抛琴伴花睡”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花间的自在与惬意,仿佛音乐与花都成了陪伴他入梦的伴侣。

“花气朝来沾酒腻”则进一步渲染了花香与美酒交融的意境,早晨的花香沾染在酒上,使得酒更加醇厚,增添了饮酒的乐趣。而“花底常教挂酒瓢”则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经常将酒瓢挂在花下,随时取饮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花残怕似红颜凋,春愁无酒若为浇”两句,诗人由花的凋零联想到红颜易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忧愁。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借酒浇愁,才能暂时忘却心中的愁绪。

最后,“西园有酒花如绮,东邻不醉花光死,谁分春花逐流水”几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场景:在西园里,酒与花交织成一幅绮丽的画面;而在东邻,没有酒的陪伴,花光似乎也会随之消逝。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应珍惜当下时光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花下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25)

范凤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后在世)字异羽

  • 籍贯:通州

相关古诗词

答郑蓬洲道士

真真石室仙人子,綵凤花笺三尺纸。

千里相闻日月间,十年频寄风波里。

闻师铸鼎碧山头,飞桥走问十沧洲。

黄芽白雪照岩岫,好住春光待远游。

形式: 古风

夜泊黄石岐闻笛寄内

无诸城外江流急,夜向澄江发清笛。

横江石貌旧嶙峋,度海风声况憀慄。

月中岛树映江明,笛里关山并海平。

醉向扁舟听不得,不知梦到几回情。

形式: 古风

与王忘机饮观音阁时忘机将访友楚中

三日不对客,五日不登山。

摊书纵过千馀卷,眉颖心灵了不关。

莫嫌欹峭一痕石,百顷澄光娇软碧。

雨天胧胧七点峰,烟霄翠滴寒楼脊。

如渑之酒力不经,谈锋戛戛当坚城。

未知鹿角中宵折,已觉鸿毛万事轻。

君向鸡群寻野鹤,余亦人中称寂寞。

逢君如斯恨其晚,出峡恐君亦思返。

形式: 古风

送长孺北征

何以别君无苦颜,男儿两足多波澜。

况复春水平登百千尺,吕梁石烂黄河宽。

今日桥头设小俎,邮筒正报潮来午。

天丝飞飞扑酒壶,君船且逗荷花浦。

浦花不可见,船去疾如箭。

三月蚕子眠青桑,思君此际过高唐。

俄然大道枣园熟,马头已饱长安粟。

长安瓜李玉不如,内家冰气颇有馀。

莫道黄沙暗额角,早凉会见秋风除。

秋风发发送吾子,不负当时旧弧矢。

老大无端怯暑寒,千里之行自此始。

我唱吴歌软且轻,为君击筑歌燕声。

燕声吹入北山去,落月亭亭挂枫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