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

渐凄迷万绿。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与共凄恻。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形式: 词牌: 多丽

鉴赏

这首清代庄棫的《六丑·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描绘了一幅春天将逝、白桃花凋零的凄美画面。"渐凄迷万绿",开篇即渲染出一片绿意中淡淡的哀愁,暗示着春光的消逝。"铅华颜色"暗指桃花的繁华已逝,如同卸去了华丽的妆容。"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表达了对春光即将离去的惋惜和留恋。

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白桃花的姿态,"荡碎瑶魄"形容花瓣飘落如玉碎,"缟袂怜伊苦"则以素衣比喻花的洁白,表达对花的怜悯。"柳絮翻空,梨云凄咽"运用比喻,将花比作柳絮和梨花,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多情让伊幽洁"赞美桃花的高洁,但又提到"刘郎去后,前事休说",暗示了人事变迁,桃花的孤独和无奈。"娇痴无力"描绘了花的衰败,"玄都梦、影寂寂"则寓言了花的梦境破灭,只剩寂寞的影子。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重来绮思空忆",只能在月夜中追忆往昔,"游丝袅、断肠难觅"表达对桃花的深深怀念。"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写出对命运无常的接受,"小庭狼藉"则描绘了环境的凄凉。"闲门锁、却怕人识"流露出对桃花无人欣赏的寂寥,而"待御风、缥缈天台去"则寄托了超脱尘世的愿望,希望能乘风而去,寻找更深远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白桃花的凋零寓言人生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37)

庄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 字:中白
  • 号:东庄
  • 籍贯:丹徒
  • 生卒年:1830——1878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春寒

飞花坠絮,竟欲送春归,晚风人悄。闲云共袅。

向阑干望去,一般萦绕。轻暖轻寒,怎把轻绵换了。

自颠倒。快唤取香醪,愁待伊扫。沉醉休坐啸。

忆水畔兰舟,岸边桂棹。出门一笑。

问韦郎可见,乱山残照。爱杀房栊,莫把香篝撇掉。

暮烟罩。去添衣、且休游眺。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尉迟杯.金陵怀古

晴云绣。绕迤逦、雉堞排层岫。

凄凉六代烟花,惆怅朱楼红袖。

闲门自锁,谁复向、长亭问新柳。

望归鸿、去逐天涯,夕阳偏带明秀。

多情十二阑干,怕碧草侵阶,绮思非旧。

燕语莺啼都休问,且镇日、帘儿共守。

无憀是、琴丝茗碗,更谁识、新霜鸾镜有。

但相思、弄笛桓伊,一江春水如酒。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鹧鸪天.青溪

九曲青溪一叶舟。山围潮打自风流。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

溪上住,水边讴。往时歌舞已都休。

新来识得相思苦,说起相思不自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探春慢.春夜

斗帐灯红,翠尊酒绿,洞户云罗缥缈。

角枕栖鸳,香篝爇麝,竟是承平年少。

拚放他春去,怎不把、春愁放掉。

坐看蜡炬成灰,西窗钟动清晓。残梦几回萦绕。

趁密约风流,后堂春好。

凤管幺弦,象棋双陆,次第莫教忘了。

几许行云处,鬓丝拂、暗尘吹帽。

惆怅鹃声,三更低唤春老。

形式: 词牌: 探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