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态的自嘲,以及对生活现状的一种无奈和调侃。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这两句是诗人自称为“锦里先生”,以一种半开玩笑的口吻谈到自己的老态,提醒自己不要被外表所蒙蔽,因为尽管头发已经花白,但心中仍有豪迈之志。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年迈时的生活场景,一方面是岁月匆匆,自己已步入老年,另一方面则是家中的年轻一辈归来时的活跃景象。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官场变迁的感慨。“柱下相君”指的是与故旧在柱下重逢的情景,“犹有齿”则意味着虽然年华老去,但仍能说得上话,保持了一份交友之情。而“江南刺史已无肠”则是对曾经担任的官职——江南刺史(相当于今天的地方行政长官)的怀念,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眷恋。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平生谬作”意味着一生中的种种作为都带有某种误解或不尽如人意,而“安昌客”则是指自己曾以游子的身份到访安昌(今江西省宜春市),体现了诗人的生活轨迹和心态。最后,“略遣彭宣到后堂”则是在提及家中琐事,彭宣可能是一个仆人或家臣,被派往后堂处理某些琐务。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家庭、友情和职场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苏轼老年时的感慨与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一)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宝山新开径

藤梢橘刺元无路,竹杖棕鞋不用扶。

风自远来闻笑语,水分流处见江湖。

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

野客归时山月上,棠梨叶战暝禽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

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