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朝宫廷中的一幕,诗人马世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闰三月二十八日午门应制参加皇帝赐宴的情景。首句“右掖趋朝瑞霭浓”,形象地展现了皇宫中祥瑞之气浓厚,诗人步入内廷,步履从容。接着,“千门望跸立从容”写出了宫门外众多官员恭敬等待皇帝出行的场景。
“烟光次第笼台柳”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透过云雾,轻轻笼罩着宫苑中的柳树,营造出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漏点依稀带晓钟”则通过漏壶滴水和晨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以及宴会即将开始的序曲。
“曝背岂知丹陛峻,温纶不待紫泥封”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不曾意识到宫殿台阶的陡峭,皇帝的关怀无需正式文书即可传达。
最后,“大官送饭初承诏,银烛还闻下九重”描述了诗人接受皇帝亲自赐予饭菜的荣耀时刻,银烛光芒穿透重重宫门,显示出皇家的尊贵与宏大。
整首诗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代宫廷礼仪的庄重与皇恩的深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荣幸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