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渡

采桑渡头采桑女,渡近黄河滞行旅。

女逢行客怀故欢,客逢桑女思家园。

家园桑叶共谁采,应念三江行路难。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渡口采桑的女子与过路行客之间的短暂相遇,以及他们各自对家园的思念之情。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深深眷恋。

首句“采桑渡头采桑女”,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身份——一位在渡口采桑的女子。接着,“渡近黄河滞行旅”描绘了黄河边渡口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行旅的不便与艰难。这种环境的描述为后文人物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女逢行客怀故欢,客逢桑女思家园”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女子遇见行客时的喜悦与行客思念家园的情感对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因偶然相遇而产生的共鸣。女子的“故欢”可能是指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行客的“思家园”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家园桑叶共谁采,应念三江行路难”将思绪进一步深化。女子在思考着家中的桑叶由谁来采摘,这既是对行客的关心,也是对自己家园的牵挂。同时,她也理解行客所面临的“三江行路难”,表达了对他人困境的同情与理解。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人性中对家的渴望与对陌生人的关怀,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情感的影响。通过这一小场景,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细腻洞察。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杨叛儿

依依白门柳,袅袅柔条芳。

藏乌犹未稳,便解绾愁肠。

侬有博山炉,欢为沈水香。

灰冷气长馥,绣帐七宝床。

新亭别离客,江宁故旧乡。

愿随枯杨老,莫作飘花狂。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拔蒲

拔蒲水中央,未拔郎已别。

深拔断蒲根,浅拔断蒲叶。

叶断犹可将,根断心永绝。

形式: 乐府曲辞

西乌夜飞

月明夜永乌西飞,瀼瀼白露沾乌衣。

无树可匝将畴依,东有挟弹乌安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常林欢

桃林花落胭脂香,宣城酒熟珍珠光。

岘山汉水时来往,欢意不及常林长。

晨鸡唱歇啼莺晓,锦荐牙床春睡好。

天寒日暮未还家,梦中犹怯荆蛮道。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