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怀苹妹西洋女塾

海上春风,淮壖寒食,相望独自离家。

街北高楼,记曾携手同车。

鲸铿报午停船椠,颤金钗、蹴鞠喧哗。

共流连、一半吴娃,一半蛮花。

如今姊妹勤相忆,况亚洲异日,天共人遐。

欲寄鱼书,江长不到天涯。

危阑独倚斜阳下,似苕苕、一水蒹葭。

最无聊,满耳鹃啼,满目云遮。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怀苹妹西洋女塾》是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以海上春风、淮壖寒食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海上春风,淮壖寒食”,以自然景象开篇,春风拂面,寒食时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相望独自离家”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孤独与不舍。

“街北高楼,记曾携手同车”两句,回忆起往昔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欢乐时光,通过“携手同车”这一细节,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美好。接下来,“鲸铿报午停船椠,颤金钗、蹴鞠喧哗”描绘了友人在船上欢聚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再现了那份青春的活力与快乐。

“共流连、一半吴娃,一半蛮花”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将友人比作吴地的美女和蛮族的花朵,形象地表现了她们的美丽与独特。

下半阙转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今姊妹勤相忆,况亚洲异日,天共人遐”,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即使相隔万里,思念之情依然如故。接下来,“欲寄鱼书,江长不到天涯”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思念之情却难以实现的无奈与遗憾。

“危阑独倚斜阳下,似苕苕、一水蒹葭”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处,望着夕阳下的江水,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忧伤。最后,“最无聊,满耳鹃啼,满目云遮”一句,以鹃啼与云遮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迷茫。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与友人相聚与别离的回忆,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角招.豫留别季兰三妹

春还又。如何一点离情,暗逗垂柳。新愁相合就。

悔却旧时,何事厮守。别时尚久。早苦透、心花前后。

明月低穿窗牖。听二十五弦声,问谁家还奏。

相对,俱成消瘦。频年欢笑,化作愁盈袖。

拟同拼撒手,行路迟迟,寸心难朽。思量僝僽。

且共此、论文尊酒。休想长亭时候。

天涯若比邻,君曾知否?

形式: 词牌: 角招

惜红衣.绿阴清润似花时

泼绿淋漓,残红狼藉。春归无迹。

罨画林塘,如今尽成碧。

重重翠幄,似障断、花开消息。难得。

晴日暖风,似江南寒食。依依绮陌。

天气清和,连朝弄春色。

韶光莫绊,却解伴、诗客岑寂。

丰姿依旧,何事无人追惜。

倩画图谁写,掩映向来词笔。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摸鱼儿.织竹团扇

弄团圞、组成蕲竹,传看纤手难释。

生绡纨素难比似,换却向来成式。霜雪质。

更隐映,斜纹不与甘蕉匹。细看成碧。

似绿水生波,雁行云外,疑是个人织。

谁行倩,妙手丝丝轻擘,此君再世踪迹。

从来尤物难长久,止恐秋风先逼。

须护惜,为巧夺天工,造物偏乘隙。

深藏满月,怕瘦减清辉,雪香飘堕,无处觅消息。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洞仙歌.文君当垆

门前柳色,浸入罗衣碧。斜倚垆边倒金液。

最消魂、更拔剔火金钗,钗欲坠,犹自新妆半额。

往事成陈迹,沽肆琴台,化作寻常酒家宅。

旧日笑春风,娇眼难醒,柳花碎、也无人惜。

思恹恹、已作白头吟,甚问询、离恨茂陵病客。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