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主试江南中途得疾入闱少愈而并日阅文失于调摄未及毕事神明顿索不可收矣予渡江视之先生以三年别绪絮语谆谆莫非关注深切之言而瞀乱无复诠决为之悽怆先生素康强不料其至此也舟中得诗三首(其二)

追思适馆赋缁衣,倒庋倾筐世所稀。

互举遗经攻墨守,每论佳士致神飞。

参差苫块三年别,潦倒春明昨梦违。

天为一阳扶硕果,肯教黄叶共摧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全祖望所作,表达了对一位临川先生在主试江南时突然患病,最终未能完成任务的哀悼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惋惜。

首句“追思适馆赋缁衣”,追忆先生在适馆时的场景,穿着缁衣,暗示了先生的身份和职业。接着“倒庋倾筐世所稀”描绘了先生的学识广博,收集的书籍和知识丰富到世人难以企及的程度。

“互举遗经攻墨守,每论佳士致神飞”两句,赞扬先生在学术上的严谨与创新精神,他引用古代经典,挑战陈旧观念,每次讨论杰出之士时,都让人心神激荡。

“参差苫块三年别,潦倒春明昨梦违”描述了与先生分别三年后,再次相见却已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景。先生在春明(可能指春天或京城)的梦中与自己相会,但现实却是如此凄凉。

“天为一阳扶硕果,肯教黄叶共摧䬠”表达了对先生生命的惋惜,即使自然界的万物都在春天复苏,但上天却未能保全先生的生命,让他与黄叶一同凋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先生生前事迹的回忆,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临川先生主试江南中途得疾入闱少愈而并日阅文失于调摄未及毕事神明顿索不可收矣予渡江视之先生以三年别绪絮语谆谆莫非关注深切之言而瞀乱无复诠决为之悽怆先生素康强不料其至此也舟中得诗三首(其三)

廿年前度几抡才,桃李都归帐下栽。

具眼不愁方叔屈,雄文争望兖公来。

神龙际会真难得,老凤菁华忽骤衰。

那得重占七日复,元神为挕旧丹胎。

形式: 七言律诗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一)

宗臣绛灌正隆隆,况复肩随邓侍中。

何不洛阳高卧去,漫劳鵩鸟度湘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二)

申辕报罢董生黜,更复谁同汲直群。

自分不求五鼎食,何妨平揖大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三)

茂陵男子家风在,肯向扶风作诡随。

亦会遭逢有天幸,不然那得遽伸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