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孙仲诚席上四杯螺

陇鸟回头意若何,刳肠欲我鉴红螺。

微茫山意诗痕在,滟滪江声饮兴多。

圣处已分糟与蟹,醉来唯见酒成波。

千年醒杀江鱼腹,应恨生身在汨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赋孙仲诚席上四杯螺”为题,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首联“陇鸟回头意若何,刳肠欲我鉴红螺”,以陇鸟回望的姿态引出对红螺的描写,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某种事物的深刻思考。红螺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探索。

颔联“微茫山意诗痕在,滟滪江声饮兴多”,通过描绘微茫的山景和江水的潺潺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的“诗痕”不仅指自然界的痕迹,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圣处已分糟与蟹,醉来唯见酒成波”,运用了“糟”和“蟹”这两个元素,巧妙地将饮酒的场景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又蕴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尾联“千年醒杀江鱼腹,应恨生身在汨罗”,以千年江鱼的视角,反思自身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命运以及个人存在的深刻思考。这里不仅涉及到对生命的反思,还可能隐含了对某些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人性、社会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碧筒和露卷晴霞,锦浪随鲸落晚沙。

风趁歌声来弄叶,酒知人意要浮花。

胸中壁立三峰玉,醉里神游太一家。

明日清霜看红翠,人生容易鬓成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希夷尊俎永相望,混沌凿开见此觞。

金橘有天容逸老,青田无地避馀香。

云中招隐留仙掌,物外寻真得醉乡。

试向峨眉问啼鸟,人间红雨几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潇湘千树暮林平,风露诗肠快一倾。

蜜恋金丝仍可意,香分绿蚁最关情。

洞庭春色元无恙,南国幽姿谩浊清。

惟办酒船千万斛,棹歌和月卷江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其一)远山笔架

何物能支笔万钧,案头依约远山痕。

灯横烟影隐犹见,秋入霜毫势欲吞。

掌上三峰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

中书未免从高阁,不向林泉怨少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