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宝鸭抛烟,寒螀泣露,兰桡催发湖头。

正银河清浅,残月如钩。

多少情悰欲说,知无奈、则索行休。

纱窗静,几株疏柳,一片清秋。堪忧。

个人何处,那衣香手粉,髣髴还留。

忆旧年此夜,花压层楼。

静对金波似水,桃笙上、隐隐回眸。

伤心处,依然花月,添却离愁。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夜晚的景色与情感。开篇“宝鸭抛烟,寒螀泣露”,以“宝鸭”、“寒螀”、“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兰桡催发湖头”,湖面上轻舟摇曳,暗示着主人公即将离开,留下无尽的思念。

“正银河清浅,残月如钩”两句,将视线转向天空,银河低垂,残月孤悬,更增几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多少情悰欲说,知无奈、则索行休”,表达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想倾诉却又无法言表,最终只能选择沉默,踏上旅途。

“纱窗静,几株疏柳,一片清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萧瑟,疏柳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是主人公离别时的依恋与不舍。最后,“堪忧。个人何处,那衣香手粉,髣髴还留”,表达了对远方爱人深深的牵挂与担忧,即便相隔千里,那份熟悉的衣香手粉仍能勾起回忆。

“忆旧年此夜,花压层楼。静对金波似水,桃笙上、隐隐回眸”,回忆起往昔美好的时光,花儿盛开,楼阁高耸,月下静坐,仿佛还能看见对方温柔的目光。然而,现在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

“伤心处,依然花月,添却离愁”,即使是在如此美丽的花月之夜,也难以掩盖内心的离愁别绪,反而更加深了这份痛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爱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闰七夕咏牛女

晓露招凉,秋梧益叶,双星低映清宵。

想天潢再驾,绮节重邀。

翠鹊仙翎未满,又河边、催唤填桥。

迎车罢,虹川波委,月幕香飘。迢迢。

灵辰相望,早一年两度,邂逅云霄。

笑孤明宝婺,独处珠匏。

休问故人机素,怕龙梭、一月长抛。

愿从此,金章玉蔀,只闰今朝。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水调歌头.次韵答家兄仲谋

去年分手处,萧寺古钟楼。

缥缈霜天孤雁,惊破一行秋。

二十四桥烟月,一百五朝风雨,憔悴少年游。

故乡渺无际,目断不胜愁。吴天角,楚江尾,越山头。

不如从此归去,挥手弄鱼钩。

纵有长安同学,谁问行吟泽畔,五月有披裘。

湖山春未老,去去莫淹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满庭芳.晚景和少游韵

饮水虹明,蒸山霞烂,乱帆争渡津门。

离人向夕,无绪对芳樽。

几上层楼极目,疏林外、落照缤纷。

空凝望,天边白苧,烟雨锁空村。羁魂。

飞欲去,清江千里,南北中分。

怅瑶琴徒在,锦瑟空存。

肠断萧娘一纸,罗巾剩、万点檀痕。

凭传语,玉儿憔悴,终不负东昏。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倦寻芳.感旧

追思往日,月皎灯寒,梅魂清冻。

客散金堂,花漏一声频送。

绛雪沾衣香梦熟,绿云堆枕春愁重。

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

更消受、吴绫弄墨,越簟迎凉。时时相共。

自去江干,信断鱼笺谁贡。

闻洗铅芳新学道,禹馀琳札都成诵。

待重寻,早招取,上清鸾凤。

形式: 词牌: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