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三)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浮觞未云晚,松醪吾所便。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孤独自嘲实可笑,年老体衰谁来怜?
在秋风中独自摇曳,唯有这一枝靠近窗边。
保持着正直的姿态,遵循着家族的传统,
举杯畅饮还不算太晚,松酿美酒最适合我。

注释

离索:孤独,孤寂。
衰迟:衰老,迟暮。
怜:怜悯,同情。
亭亭:挺立,清秀。
小窗前:窗边,近窗处。
正色:正直,严肃。
家法:家族传统,规矩。
清且妍:清新且美丽。
浮觞:酒杯随水流漂浮,指饮酒游戏。
松醪:松子酿成的酒。
吾所便:我所喜爱,适合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离索"意指时间的流逝,而"衰迟"则是形容美好事物渐渐消失的状态。作者自嘲自己的这种情绪可能令人发笑,同时也感到自己所珍视的事物已不再被人理解和怜悯。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季景象,"亭亭"形容树木的高大与茂密,而"一枝"则是对晚菊独自盛开的一种赞美。在这静谧而有序的自然界中,小窗成为了作者观察和感受世界的窗口。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美学的尊崇与理解。"正色"指的是菊花的本色,而"家法"则是指诗人所在流派或个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处理方式。通过细腻的观察,作者发现这种美不仅清新脱俗,而且蕴含着内在之美。

"浮觞未云晚,松醪吾所便。" 最后两句诗则表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浮觞"意指轻松自如的生活状态,而"松醪"则是象征性的饮料,代表着淡泊明志,不为物欲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艺术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一)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形式: 古风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六)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二)

不学桃与李,芬芳竞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悴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七)

黄花如故人,别久喜复面。

浇泥一杯酒,安用较深浅。

清霜开浮云,黄落信风捲。

岩岩幽素姿,秋来不多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