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六)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长寿确实有它的道理,不必去管是否适合他人。
你看那菊花潭,其典故出自陶渊明的诗篇。
苏东坡是千秋万代的才子,他的见识岂能与世俗之人相提并论。
相遇不易,切莫错过,不醉酒的日子何时再来呢?

注释

介寿:长寿。
诚:确实。
宜:适合。
菊花潭:指代隐逸或高洁的象征。
桃源诗: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隐居生活。
东坡:苏轼的别号。
流俗知:世俗的见解。
相逢:相遇。
勿:不要。
何时:什么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六)》。从诗的内容来看,王之道是在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这两句强调了友情的纯粹和不受外界干扰,它们之间的情谊是自然而然,不需要考虑世俗的标准。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这里提到的“菊花潭”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桃源诗”则是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理想中的生活。王之道通过这样的引用,表达了对那种超脱世俗、自在自然生活状态的向往。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这里的“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文风自由不羁,被后人称为“百世士”。王之道自比于苏轼,表明自己也有超越常人的见识和思想。

最后两句,“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这是在强调珍惜与朋友的每一次相遇,因为时间宝贵,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去享受这份情谊,即使是饮酒作乐,也应该在清醒的时候,好好品味这份难得的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珍视友情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渴望。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二)

不学桃与李,芬芳竞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悴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七)

黄花如故人,别久喜复面。

浇泥一杯酒,安用较深浅。

清霜开浮云,黄落信风捲。

岩岩幽素姿,秋来不多见。

形式: 古风

次韵因老见赠

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

登堂默无语,见者称目击。

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

君时濡须游,入山笑相揖。

肩担祖师禅,问答挥即栗。

岂惟警聋瞆,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铺水墨。

定将傥赴感,澄霁自端的。

麦秋数日间,饥肠颇贪得。

兵馀敝庐尽,何独空四壁。

维摩幸无恙,胡避有新室。

白云本无心,能归定能出。

岿然三杰峰,况是旧相识。

我有半仙丹,和剂等菖术。

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实。

形式: 古风

次韵因老胡避游

新诗滚滚江流东,一泻万里谁能穷。

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头峰。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难致。

涪翁骨冷唤不醒,且向新诗求笔势。

君于涪翁真后身,有同次律前身僧。

语言直下见理窟,何须辛苦从张凭。

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君看玉局感秋吟,叹息流光岂予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