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台二首(其二)

池上开轩对郡楼,当时太守气横秋。

声名已负荆州望,舟棹更为沧海浮。

插架古书芸护蠹,隔溪游女扇障羞。

仲堪没后今千载,孰谓人间无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庭圭与友人赵叔清一同登临殷仲堪读书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池上开轩对郡楼”,描绘了两人在池边的亭阁中,面对着郡城的高楼,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当时太守气横秋”一句,借用了“气横秋”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殷仲堪作为太守时的豪迈与威严,仿佛他的气魄能与秋天相匹敌。

“声名已负荆州望,舟棹更为沧海浮”两句,通过对比殷仲堪在荆州的声名与他后来的远行,暗示了他的人生轨迹与追求。荆州是古代文化繁荣之地,此处的“负荆州望”既是对殷仲堪名声的赞誉,也暗含了对他未能在荆州长久留下的遗憾。而“舟棹更为沧海浮”则以航海的比喻,展现了殷仲堪的远大志向与不凡气度。

“插架古书芸护蠹,隔溪游女扇障羞”两句,通过描述殷仲堪书房中的古籍与隔溪游玩的女子,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书插架,芸草护蠹,既体现了他对书籍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与文化的尊重。而“隔溪游女扇障羞”则以女子的羞涩动作,巧妙地描绘了春日里溪边的闲适景象,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最后,“仲堪没后今千载,孰谓人间无此流”两句,表达了对殷仲堪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千载之后,尽管殷仲堪已逝去,但他的精神与才华依然被后人铭记,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滋养着后来者的心灵。这两句不仅是对殷仲堪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所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先贤们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同时也传达了对知识、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晓招友人

庭前好树宿烟浮,上有珍禽啼不休。

花发乱红稠屋角,柳翻新绿出墙头。

起看霄汉知晴色,旋买壶觞办胜游。

平旦争门人竞入,与君先上望京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周公予呈向宰

夜闻急雨洗氛埃,庆泽仍从天上回。

寰海自应遵诏旨,管弦何用费诗催。

东风渐著金丝柳,和气潜飞玉琯灰。

遥想慈宁动新乐,禁门清晓拂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黄元授见访

中兴人物起纷纷,应有奇才合致君。

仰视孰为真汉相,夜行何识故将军。

且骑骏马天边路,莫话高楼日暮云。

年少功名方入手,勒移休动北山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胡观光长庆寺早起

晓天楼殿倚空虚,尚见星辰落落疏。

鹊动高林人起后,马嘶残月客行初。

偶来作尉聊驱盗,岂谓论功得谤书。

但使一方无犬吠,即看黄纸下新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