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
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
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
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
久处沈潜贵,希当特达收。
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明媚如怀玉"一句以柔美的意象引入全诗,"奇姿自托幽"则让人感受到诗中景物的独特与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白虹”指的是天上的彩虹,这里却是“深不见”,给人一种遥不可及之感。同时,“绿水折空流”则是对清澈水流的描写,显得既自然又富有动感。
"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一句中,“方珏”可理解为珍贵的玉石,而“清沙遍”则让人联想到沙滩上清澈透明的水流。"纵横气色浮"则是对景物间相互作用下的氛围描写,既有动态又不失静谧。
"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一句中,“类圭”指的是类似美玉的圭石,而“才有角”则是在强调其独特之处。"写月让成钩"则是诗人对景物的艺术加工,将自然景致如同书法中的点画一般,生动传神。
"久处沈潜贵,希当特达收"一句中,“久处”暗示了诗人长时间的观赏与体验,而“沈潜贵”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致的珍视。"希当特达收"则是在表达诗人的期望,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瞬间收入心中。
最后两句"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问与向往。“滔滔”形容水流连绵不绝,而“在何许”则是在询问这美景存在于何处。"揭厉愿从游"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随着这些美好景致去探索和旅行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不详
一声离碧海,万里发芽生。
插花枝共动,含笑靥俱生。
衫分两处色,钏响一边声。
就中还妒影,恐夺可怜名。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凋尽减悲风。
綵笺曾擘欺江总,绮阁尘消玉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