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凋尽减悲风。
綵笺曾擘欺江总,绮阁尘消玉树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荒废古台、秋草和蛩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与现实凋零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以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之情。
首句“秋草荒台响夜蛩”通过秋草覆盖着荒废的古台和蛩声在夜晚回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清的氛围。接着,“白杨凋尽减悲风”则将目光转移到白杨树上,它们已经叶落凋零,这种景象更增加了秋天的萧瑟感和诗人的哀愁。
以下两句“綵笺曾擘欺江总,绮阁尘消玉树空”,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綵笺即古代的书信,曾经打开这些书信时或许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在却只能欺瞒江总(可能指某个地方或某个人);而绮阁中的玉树,也因尘埃的积累变得空无一物。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虚幻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哀愁,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露。
不详
宝阁排云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
清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
素魄初圆恨翠娥,繁华浓艳竟如何。
南朝唯有长江水,依旧门前作逝波。
箫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
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小桥风月年年事,争奈潘郎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