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子华南归二首(其二)

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

衰年行欲尽,近事或难知。

浩荡风云会,萧条草木悲。

三吴多俊杰,试与问安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今天与你分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见。
我已步入晚年,许多事情或许已难以了解。
广阔的天地风云聚会,草木在萧瑟中显得凄凉。
江南三吴之地英才辈出,我想问问他们如今的安危情况。

注释

此日:今天。
君:你。
别:分别。
重逢:再次相见。
未有期:未知的日期。
衰年:晚年。
行欲尽:即将走到尽头。
近事:最近的事情。
或:可能。
难知:难以了解。
浩荡:广大。
风云会:风云际会。
萧条:荒凉、冷清。
草木悲:草木为之悲伤。
三吴:指江南的吴郡、吴兴、会稽等地。
多俊杰:人才众多。
试:尝试。
问:询问。
安危:安全和危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周子华南归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周子华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直接点明了离别之情,流露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和对未知的担忧。"衰年行欲尽,近事或难知"则暗示了诗人年事已高,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可能难以把握,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

"浩荡风云会,萧条草木悲"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广阔的风云和萧瑟的草木,渲染出一种苍凉而感伤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凄凉。最后两句"三吴多俊杰,试与问安危",诗人寄语友人,虽然自己老矣,但三吴之地人才辈出,希望他们能互相扶持,共度时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既表达了个人的离别之痛,又寓含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周子华南归二首(其一)

江城少公事,幕府得诗人。

乍见颜如旧,相思意转亲。

不堪时事改,赢得鬓毛新。

后夜孤舟别,西风漾月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庞西山

行李不盈车,西风两鬓华。

历官多在考,归蜀已无家。

人去空芹水,舟行及藕花。

飞腾君有日,吾计老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侯仲逵安丰之任

江上故人今送别,淮头往事独凄凉。

陂成孙叔能强楚,城破刘公不负唐。

千载与君期事业,一区怜我老耕桑。

升平幕府应多暇,书问时时远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唐子华

海内多英俊,交情得似君。

慇勤别后语,呜咽病中闻。

吟棹秋溪月,归帆晚浦云。

可怜江树隔,何日更论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