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恰好农时踏翠烟,睡龙惊起雨公田。
官程便作乘闲看,不用扁舟学计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在春耕时节,恰好有空闲时间去农田考察的情景。"恰好农时踏翠烟",通过"恰好"和"踏翠烟",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田野的生机盎然和诗人轻快的步伐。"睡龙惊起雨公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唤醒沉睡的龙,生动描绘了雨水滋润农田的场景,富有动态感。
"官程便作乘闲看",诗人将公务行程融入到这田园风光中,表现出他的轻松心态和对农业的关心。"不用扁舟学计然",引用古代经济学家范蠡的典故,表示诗人并不拘泥于繁琐的计算,而是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态度欣赏和处理政务,体现了他的豁达与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表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也流露出其超脱世俗的闲适情怀。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迢递层阴晓自开,仙舟花底问瀛莱。
文章太守非游衍,为省春耕特地来。
晓梦吟成望帝归,征鞍未许柳丝知。
笑听鄮岭春禽哢,去博延英午漏迟。
问讯桑麻真郡政,按行松菊似家山。
挽回和气归田里,只费斋铃半日闲。
酡颜醉客玉西东,半湿尘衫上翠空。
邹谷虽寒应解黍,朱车面面是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