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梦吟成望帝归,征鞍未许柳丝知。
笑听鄮岭春禽哢,去博延英午漏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和虚斋劝农十诗(其六)》。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晨梦境醒来的意境,诗人仿佛在梦中追寻着望帝的踪迹,然后启程上路,但他的马鞍还未让垂柳察觉他的行踪。"笑听鄮岭春禽哢"描绘了诗人愉快地倾听春天山鸟的鸣叫,这笑声和鸟鸣交织出生机盎然的画面。他前行的目的地是延英殿,希望能在那里争取更多的时间,暗示他对公务的热忱和对时间的珍视。整首诗通过个人的行程和心态,寓含了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对时间效率的重视,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问讯桑麻真郡政,按行松菊似家山。
挽回和气归田里,只费斋铃半日闲。
酡颜醉客玉西东,半湿尘衫上翠空。
邹谷虽寒应解黍,朱车面面是春风。
依风急雨垫秋清,疏数无时总有声。
最是可怜云里月,几番阴翳几番明。
夕阳茅屋占江干,风敛炊烟作暮寒。
閒看月光牛背上,画图添我一樯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