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堂疏豁近江皋,喜见南山秋气高。
野外渐寒群木脱,草根薄暮百虫号。
筑陂浚畎更相勉,伐荻剶桑敢爱劳。
亦念耄荒当自佚,欲将世业付儿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中的闲适与田野景象。首句“野堂疏豁近江皋”,写出了居住环境的开阔和临近江边的特点,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喜见南山秋气高”表达了诗人对秋高气爽的季节的喜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野外渐寒群木脱”描绘了秋季野外的变化,树木开始落叶,显露出秋天的萧瑟。而“草根薄暮百虫号”则通过虫鸣声,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寂静与凄凉,寓含着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落。
“筑陂浚畎更相勉,伐荻剶桑敢爱劳”两句,诗人描述了农事活动,勤劳地修筑堤坝、疏浚沟渠,砍伐荻草、采集桑叶,展现了农人的辛劳和坚韧精神。
最后,“亦念耄荒当自佚,欲将世业付儿曹”表达了诗人老去之际,想到要将农耕的生活方式和经验传承给下一代,体现了他对家族和后代的关爱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后辈的期望,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万里征途兴已阑,三间破屋住犹宽。
山姜著雨房重敛,南烛先霜实半丹。
野市秋阴更萧瑟,书生老瘦转酸寒。
掩关也有消愁处,一卷骚经醉后看。
追数交朋略散亡,臂孱足蹇固其常。
一年又见秋风至,孤梦潜随夜漏长。
不办诵书如倚相,颇能啖饭胜张苍。
回看薄宦成何味,只借朝衫作戏场。
水汎轻摇楫,山行稳跨驴。
朝晡半晴雨,闾里杂樵渔。
野鹜浮寒浦,饥鸦集老樗。
店家看坏壁,忽见昔年书。
筱屋枫林下,柴门芡浦旁。
先鸣鸡腷膊,徐上日苍凉。
服药贫宁辍,观书老有常。
仍须教童稚,世世力耕桑。